习近平在这些场合多次提到了屈原 |数读习近平传统文化观
竞渡 竞渡 争看龙舟无数
龙舟竞渡“粽”是情——各地端午风情扫描
全国铁路端午假期预计发送旅客4000万人次
端午小长假北方大部多雷雨天气 南方再迎强降雨
端午小长假将迎出游高峰 民俗主题成亮点
端午节:6月9-11日放假3天 12日星期天照常上班
【一图解读】端午的这些冷知识 也许你一条都不知道
端午节民俗:饮雄黄酒避五毒 南方有送瘟神仪式
【一图解读】除了包粽子、赛龙舟,端午还有什么习俗?
公安部消防局:端午节期间全国共发生火灾2351起
国家旅游局要求做好端午节及旅游旺季安全工作
【网络中国节·端午】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奋进力量
#有理有节·端午#不止艾粽趋习俗,但效端午话家国
让端午实现“年轻传承”
让端午唤醒文化记忆
展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端午节
6月9日是中国人传统的端午节。扬州市茱萸湾动物园的大熊猫、袋鼠等动物吃粽子过“端午”。
6月9日,正值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大漠戈壁深处的绿洲城市甘肃敦煌当日举办了一场龙舟大赛,吸引了逾万名当地民众和游客围观助威,口号声、哨子声、欢呼声不绝于耳。
6月8日晚8时30分许,在三峡库区湖北省秭归县茅坪镇徐家冲港湾,一条长50米、高8米的“火龙”升腾而起,顿时照亮了三峡大坝前的江面。当晚,秭归举办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音乐焰火晚会,以此纪念伟大诗人屈原。
6月8日,山东省沂源县悦庄幼儿园的一名小朋友在观看佩戴的香囊。端午节临近,山东省沂源县悦庄幼儿园开展“制作香囊迎端午”活动,小朋友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一起缝制香囊,了解传统民俗,迎接端午节的到来。
采花节,藏语称“朵迪贡边”,是中国白龙江流域甘肃南端的甘南舟曲县博峪乡藏区的节日风俗。每逢五月初五这一天,各村寨的俊男俏女都要上山采花祭奠达玛姑娘,不仅是祈福祝愿、求子、求吉祥平安、五谷丰登、福降贵子的活动。
6月6日,大熊猫躺在龙舟旁啃竹笋。端午节临近,云南野生动物园为园内的大熊猫准备了可口美味的竹笋、窝窝头和龙舟玩具,让熊猫馆充满浓浓的节日味。
5月28日,上千名苗族群众抬着龙舟在施秉县城巡游。当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打造的“苗族第一龙舟”在舞阳河施秉城关河段下水。下水前,1560名苗家汉子抬着龙舟在县城巡游,吸引上万名群众到场观看。该龙舟全长77.8米,宽2.5米,可承载浆手、舵手、鼓手、锣手和火铳手共180人。
5月28日,上千名苗族群众抬着龙舟在施秉县城巡游。当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打造的“苗族第一龙舟”在舞阳河施秉城关河段下水。
端午节临近,湖南省道县民间手艺人周承云连续几日忙着赶制龙船头。道县龙船头独具特色,分龙、虎、凤、麒麟头四类,每一类又有不同的颜色,还分张嘴和抿嘴。每年端午期间,道县上百条龙船展开竞渡,热闹非凡。道县龙船比赛被认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公元前278年,秦军的铁蹄直逼郢都,曾经雄视天下的楚国面临崩溃的边缘。在大楚江山塌陷的前夕,一位绝望的楚国贵族在汨罗江抱石自沉,他的名字叫屈原。秦人用武力清洗着旧时代的一切残余,但屈原的名字却从未消失,历经沧桑而历久弥新。
《九歌》记录了屈原对美政理想不懈奋斗的历程。屈原行成人礼后,来到楚国郢都开始他的从政生涯。屈原的核心政治主张是“美政”,在外交上主张联合齐国对抗西方的强秦,在内政上主张改革腐朽的楚国贵族制度,举贤任能,严明法制。他辅佐楚怀王积极践行这一政治理想,但在楚国保守贵族和秦国联手夹击下,楚怀王罢免了屈原的左徒职位,屈原的改革大业遭受到严重的挫折。
《离骚》体现了屈原对诗歌王国上下求索的精神。在被楚怀王疏远的黯淡日子里,屈原发愤以抒情,创作了《九歌》等一系列华美而不朽的诗章。在忧愤中,屈原用诗歌的形式劝谏怀王,创作出震烁古今的长篇抒情诗《离骚》。《离骚》全篇2490字,373句,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第一次以个人独唱这一形式登上了中国诗歌的舞台。在诗篇中,他还表达了对楚国保守势力强烈的憎恨。这首诗当然触怒了保守的当权派。屈原开始被疏远,离开了楚国宫廷这一权力中心。
《哀郢》体现了屈原对千秋家国的深情眷念。楚怀王不听屈原劝解,屡屡被张仪蒙骗,真相大白后,又盲目进攻秦国,为秦军重创。屈原因耿介直言,被楚怀王放逐汉北,开始了他长达十八年的流放生涯。在汉北,看到颠沛流离的百姓和残破的江山,他写下感人至深的《哀郢》,表达出对国家、人民和郢都的忧虑和思念。屈原的家国情怀,成为中国人民挚爱这位诗人的情感源泉。
屈原对宇宙真理具有终极追问的意识。神思忧愤的屈原,在汉北的楚先王宗庙画壁前,开始书写中国文化史上一段惊世骇俗的文字:天问。在《天问》中,屈原以诗人哲学家的胸怀与视野,一口气提出了170多个问题,他以恢宏的气势、深刻的追问、奇幻的哲思为中国诗歌埋藏了一条理性和质疑的河流。已近暮年的屈原,在现实中依旧没有改变率直和锋芒。对贵族旧势力刺耳的批评,57岁的屈原被楚顷襄王逐出郢都,流放江南。
《怀沙》是屈原对生命价值的殉道实践。在烟波浩渺、落叶潇潇汨罗江畔,在屈原与渔夫展开了中国文化思想史上一场惊心动魄的对话后,屈原抱石自沉。不过,这位政治的失意者并没有被历史长河湮没,他穿越了两千年多年的历史时空,向死而生,以伟大的诗歌和道德的感召力,征服了一个民族和世界。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苏轼《六幺令·天中节》)——写出了我国极具特色的端午节俗文化。我国古籍对各地的端午节俗亦多有记载,如东汉应劭《风俗通》:“午日,以五彩丝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长命缕,一名辟兵绍。”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端午,以菖蒲一节九寸者,泛酒以避瘟气。”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洒之,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以避毒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