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图片生活军事人物科技文娱经济评论

#有理有节·端午#不止艾粽趋习俗,但效端午话家国

中国新闻来源:宣讲家网 2016年06月08日 22:11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五月,仲夏,阳光日渐炙热,万物蓬勃生长,大街小巷里到处可以嗅到艾草、菖蒲的清香,包粽子、买粽子成了家庭最重要的传统,各式各样的粽子、绿豆糕、雄黄酒开始热销。锣鼓喧天,龙舟竞渡于江河湖泊之上,此起彼伏的赛诗会……一切无不在有声有色有味地传达一个讯息:端午节到了。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四大传统节日中名称最多的一个节日:端午节、端阳节、龙舟节、女儿节、当五汛、菖蒲节……每一个名称都有着一段传说,都牵系着泱泱华夏多姿多彩的风俗。“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就像贴上一道灵符,可以驱虫防疫、趋利避害。 “五月五,过端午。点艾叶,吃粽子,香草荷包五彩绳”,经久不衰的民谣让端午节变得明媚欢快。

203437c2nbpzbbg27nzg33

  端午节还有一个美丽的名字——浴兰节,是我国香品制作的起源。“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原来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 还有香囊,也叫香袋、香包。现如今,一般只是在“端午节”才会被想起来的“应景”之物,在中国古代,香囊却始终是最流行也很日常的时尚饰品。 “玉燕垂符小,珠囊结艾青”。端午时分,女性巧手做出各种香囊,或垂钗符,或簪符袋,也或者将两样小饰物同时系于髻畔,用彩线臂缠,以期祛病除灾。于是,香气迷离、身姿绰约的女子成了古老节日里最迷人的风景。连大词人苏轼都忍不住赞道:“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端午节的曼妙美好可见一斑。

  端午节还与紧张激烈的赛龙舟紧密相联。龙舟竞渡原本是部落图腾祭祀的主要祭祀形式,历史悠久,已流传两千多年,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喜庆节日里,“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关于端午赛龙舟的诗词佳句不计其数, 从中我们不难窥见这个活动的热烈场面与民众喜爱度。这个原本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传到国外后,也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后来,赛龙舟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一种竞技运动,“其迅楫齐驱,梢歌乱响,喧振水陆,观者如云,诸郡率然。”赛龙舟展现出端午习俗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民众缅怀先辈、锲而不舍、勇往直前、坚毅果敢的精神写照。

  谈到端午节,就不能不提一个标志性的人物——屈原。“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屈原,官至左徒、三闾大夫。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贵族排挤毁谤遭流放,怀才不遇,后又不满统治者的昏庸,愤而怀石投江自沉。屈原辞世后,楚国百姓为了纪念他,每年去江边凭吊祭奠,这便是关于端午节最主要的传说。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屈原一生,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他的博学多才创造了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楚辞”文体,他的举贤任能的“美政”思想与改革精神成为无数仁人志士的精神指引,他的忧国忧民的高尚人格、以身殉国的家国情怀,崇高的精神境界更是世代传颂。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等千古流传的名句,诠释着中国真正知识分子的使命与担当,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载体。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价值,维系着泱泱华夏56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无数先辈抛头颅洒热血,为民族振兴奋斗不息。

  千百年来,在端午节里,孩子们吟诵着屈原的诗句,怀望他的一生,爱国主义变得温情可触。纪念屈原,成为端午节一个独特符号的文化意蕴,牵系着亿万国人浓密绵长的家国情怀,成为中国人精神世界里的道德圭皋,也成为滋养下一代爱家爱国的肥沃土壤。端午节,给孩子讲一段屈原的故事,吟一章离骚,已然成为一种节日的庄重仪式,家国情怀在幼小的心灵里悄然扎根。

  爱国,一个看似简单的词语,却凝结着祖祖辈辈的血泪与赤子之情。和平年代,爱国主义少了“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沙场拼杀,但位“卑”未敢忘爱国,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亘古不变。孙中山说过,“国家者,载民之舟也。舟行大海中,猝遇风涛,当同心互助,以谋共济。”尽管当下,价值观日益多元,思想大潮泥沙俱下,然而,追求屈原一样的爱国情怀与高尚品德依然是最崇高的道德行为准则,是社会主流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当今时代的爱国,不是“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的武断偏执,也不是借古讽今的冥顽不化,更不是破坏和平制造混乱的伪爱国。我们既要看到中国3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奇迹,也要看到城镇化现代化高速发展下的不足与矛盾,还要着眼于复兴中华民族的瑰丽中国梦。爱国,不仅要体现在个人的言论中,更要落实在个人的行动中,爱岗敬业、诚信友善、创新创业、自信自强、为国奉献、顽强拼搏,续写现代化的爱国华章。

  端午节既有扎彩线、包粽子这样的宁静温婉,也有龙舟竞渡的比拼与激情;既有粽子、香囊、艾草、蒲酒这样丰富多彩的“物语”,更有爱国主义的深远“心语”,静谧与热情混合、 “物语”与“心语”叠加。端午节“浓妆淡抹总相宜”,散发出别具一格、隽永悠长的芬芳,穿过历史的长河,不断传承不断丰富不断赋予新的价值内涵,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符号,世世代代激励着人们为创造美好生活而不懈努力,成为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宝贵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在这个改革开放、锐意进取的年代里,为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实现中国梦,奠定厚实牢固的基础。

  粽子、咸蛋、米糕、蒲酒……多姿多彩的中华美食烘托出舌尖上的端午节;吟诗诵词,氤氲出诗词歌赋里的端午节,龙舟竞渡,呐喊出坚忍不拔、激流勇进的端午节;凭吊屈原,缅怀历史,放眼未来,传承并孕育着历久弥新、与时俱进的爱国主义精神,全面深入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端午节,是融化于血液里的中华文化“根脉”、精神“根脉”,牵系起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我们欢度端午节,是对悠久历史、传统文化的一次温习,是对美食、美好生活的咀嚼与期盼,是对伟大诗人屈原的一次深切缅怀,更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的升华。古人有云: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在此笔者大胆化之:不止艾粽趋习俗,但效端午话家国。愿端午节这个古老又鲜活的节日,源远流长,历久弥新,陪伴着我们,抚慰着我们的心灵,鼓舞着我们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进!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