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清醒的头脑找差距--已到凌云仍虚心
"增强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差距观'",在如今的301医院已经成为"常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局限于一时一事地找差距,而是时时事事找差距。正是这种正确的"差距观"让301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同时也让他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 |
在此观念的引导下,我们看到的是这样一幕幕场景:当2006年南楼临床部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医疗保健集体"荣誉称号的时候,院党委不是忙着庆功,而是分头深入保障体系单位征求意见,收集建议,逐条加以分析解决;当2007年在国内率先推出破解"看病难看病贵"16项新举措,北京市卫生局推广经验做法的时候,院党委不是沾沾自喜,而是正忙于进一步查找医疗服务流程上的问题;当2008年的医德医风建设长效机制在全国广泛宣传的时候,院党委不是盲目乐观,而是聘请媒体记者和普通患者担任医德医风监督员,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当2009年医院成为全国数字化医院示范单位、在厦门成功打造国内首个区域医疗信息化示范区的时候,医院又提出了年底实现全院信息化系统全面升级的目标;每当科研和人才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时,医院首先想到的是基础医护质量,开展了"白日医护质量安全教育整顿"活动,针对"三基"、"三严"不过硬问题进行全面检查和整改;当医院肿瘤中心、外科大楼、内科大楼、国际医学中心等硬件设施不断更新的时候,院党委又将焦点对准了医院文化建设,全面打造医院"软实力",狠抓内涵建设;当军地上百家医疗机构慕名前来参观学习的时候,院党委又梳理出了领导管理机制、医疗质量体系、研究型科室建设等10项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突出问题。
科学目标的确立,离不开科学的决策。民主决策找差距被301党委奉为屡试不爽的"法宝"。医院文德功政委介绍说:"医院先后成立了专家决策咨询委员会、人才引进评鉴委员会、技术创新委员会等一系列"智库",对医院的一系列重大决策进行论证,在一次次智慧和思想火花的碰撞中,找准了制约医院发展的'瓶颈'。"
以开放的姿态找差距--海纳百川方有为
2004年,医院新的领导班子调整以后,当时刚刚就任的院长秦银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领40多名院部领导和专家教授到国内外20多家知名医院和企业参观调研。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强化忧患意识--"找差距"。
这次11天行程2万里的长途跋涉收获颇丰,人才使用、医疗管理、科技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后勤保障社会化等等,新观念、新思路、新机制、新招数,卷卷"经书"尽数取来。接着,院常委又带着各路人马到北大、清华、协和、军事医学科学院和北方基因诊断中心参观学习,不但学到了本领,还埋下了合作的"伏笔"。
如果说"走出去看"让301人眼界大开,那"请进来审"则让301人时刻保持压力。医院聘请了30名原医院的老领导、老专家,成立了决策咨询委员会,对院党委的各项重大决策进行充分讨论,严格把关;聘请了军地兄弟医院11名院士和知名专家,组成了院学科评估团,以公开答辩的方式,每两年对全院125个学科进行全面评估;聘请了杨振宁、李政道等30名两院院士和国内外资深学者,担任了医院的名誉教授,定期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建议。通过请进来"会诊把脉",切实找准制约人才建设、学科发展和医院管理的"瓶颈"问题。
这种以开放姿态找差距的方式被一直沿用了下来。近几年,他们与通用、奥林巴斯、西门子等国际著名医疗器械企业都建立了合作关系,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等国内著名大学联合办学或建立了协作机制,与美国哈佛大学、德国尼兹米大学、俄罗斯陆军总院等国外著名医院成为了"友好医院",借"他山之石",与外部资源联合攻关,为医院的发展壮大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