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Papi酱不一样的吐槽方式:哈姆雷特,你是怎么把自己给作死的?

  人们说,欣赏悲剧的美是需要距离的。今天的我们和莎士比亚的悲剧之间大概从16世纪至今隔了400多年,外加从伦敦到北京直线距离8800多公里。不过,对6月的上海来说,要想领略一番莎士比亚戏剧的魅力,上海人和他之间只隔了一张电影票。

  下周末,上海电影节即将开幕,片单早已披露,看得笔者有点羡慕嫉妒,感觉4月份的北京电影节又稍逊了风骚。其中,“莎翁影史”展映是为纪念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举办,因为有英国电影协会的参与,此活动还是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今年举办的“永恒的莎士比亚”全球纪念活动之一。在笔者的印象里,这算是国内今年较为高调地纪念莎士比亚的活动了。

  很巧,前一段时间看完了《哈姆雷特》和《奥瑟罗》,正是翻译家朱生豪的版本。听说,因为莎剧原文是中古英语的诗句,翻译难度大,且不易为世人所接受,于是朱生豪采用了散文体进行翻译。

  朱生豪生活的年代也是中国白话兴起和成长的时代,所以在通俗之中,个别遣词用句于今天的语言习惯来说,还是会有一点点滞碍。当然,这并不妨害他译作的经典。他的译作与其说是散文,不如说是散文诗。朱生豪的古典文学素养让莎剧里的诗意、才情得以很好的保留。

  那段哈姆雷特的独白无疑是最为经典,也是最耳熟能详的: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

  这既是感怀于他个人的命运挣扎,又是莎士比亚对人类命运的思虑。从戏剧审美的角度,本应该跳出三界,欣赏“哈姆雷特”这样一个复杂、矛盾、丰富、立体的戏剧人物形象,但投入其中之后,作为旁观者的审美被共情者的情绪所左右,哈姆雷特这个忧郁王子在笔者这里变成了一个可怜可叹甚至有点可鄙的选择障碍症患者。

  Tobeornottobe?简直就是他的人生写照。

  对篡位弑君的叔父,他想杀又疑虑重重;

  对慈爱而失节的母亲,他眷恋又憎恶;

  对倾心相恋的女友,他想爱又不敢爱;

  对身负重任的自己,他矜持于清高也自责于懦弱和彷徨。

  得知真相后,他装疯卖傻掩饰内心的天人交战;对叔父动了杀机之后,举起的剑又颓然放下;身遭变故让他对爱情也产生怀疑,忍心抛却奥菲利亚,远走他乡。然而,他也很智慧,在鬼魂国王那里得知家族变故的肇端后,用“戏中戏”的方法探求真相;他也有勇气和果敢,每每总能窥破叔父的奸计,潜回国内展开复仇大计;他也很纯良和天真,对奥菲利亚的爱,四万个兄弟的爱合起来也抵不过。

  经过犹疑、延宕、转折和决然,忧郁王子的复仇着实拖泥带水,尽管他有充足的理由。而同样是为父报仇,雷欧提斯要痛快得多。不逃避,不犹豫,以那个时代绅士应有的勇气和风度,拔剑决斗,尽管受人蒙蔽给剑淬上毒汁。

  所以从个人浅表的角度讲,造就哈姆雷特悲剧的,与其说是他在爱与恨之间的挣扎,不如说是他沉迷的那种“爱与恨挣扎”的情调。

  太多人说,这部剧作反映了资产阶级对腐朽封建王朝的对抗与批判。但我很想了解一下老外是否也是以此为标准来欣赏这部剧作。

  “还有什么时代比伊丽莎白时代的英国更盛行讲究表现忧郁?”这句话出自朱光潜的《悲剧心理学》。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一直都被认为是彰显文艺复兴人本主义的剧作。而哈姆雷特这个人物则是那个时代“人性”与“神性”抗衡的代表。矛盾、疑窦、理念的冲撞、习俗的变革和新旧势力错综复杂的角力,以及个人命运在其中的沉浮,无不促成一个大转型时代的社会特征——充满生命力但却忧郁!

  朱光潜说,浪漫主义者们不胜惊讶而满意地发现,在忧郁情调当中有一种令人愉快的意味。这也许就是所谓的悲剧快感!

  哈姆雷特鄙视给克劳迪斯卖命的波洛涅斯,但波洛涅斯有一段嘱咐雷欧提斯远行的话却深得笔者之心:

  我为你祝福!还有几句教训,希望你铭刻在记忆之中:不要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凡事必须三思而行。对人要和气,可是不要过分狎昵。相知有素的朋友,应该用钢圈箍在你的灵魂上,可是不要对每一个泛泛的新知滥施你的友情。留心避免和人家争吵,可是万一争端已起,就应该让对方知道你不是可以轻侮的。倾听每一个人的意见,可是只对极少数人发表你的意见;接受每一个人的批评,可是保留你自己的判断。……不要向人告贷,也不要借钱给人;因为债款放了出去,往往不但丢了本钱,而且还失去了朋友;向人告贷的结果,容易养成因循懒惰的习惯。尤其要紧的,你必须对自己忠实;正像有了白昼才有黑夜一样,对自己忠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