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颂:生活荆棘满地,喝口老酒打个激灵

  从文学到影像,几千万的距离足以,但当文学对垒现实,却唯有政治正确方能摆平。没有对现实的深刻体悟和悲悯,没有高于现实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再华美的文字也将失去理想主义的光辉。

  在文化自信靠国际奖项加持,文化狂欢靠影视载体导流的当下,笔者不可免俗地从一部热播电视剧反观了下《欢乐颂》,这部女性都市励志小说。在网上书城,这本书被列在“青春文学”的货架上,已卖疯,还出了广播剧。

  事实上,当初听到“欢乐颂”三个字的时候,笔者内心是拒绝的。现在的出版市场上,从来不缺那种文字矫情、三观已残的都市言情,也从来不缺脱离现实意义而被熬糊了的无脑鸡汤。但这本书的作者是写出《大江东去》的阿耐啊,怎么可能这么单蠢。

  “生活纵然荆棘满地,依然不能阻挡我们一路高歌。”这是《欢乐颂》的可贵之处,透着满满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正能量得不像话。而在阿耐的笔下,《欢乐颂》“政治正确”的前提是经济观的(相对)正确。

  小说才是真正的虚拟现实。阿耐本人的民企高管身份,决定了这本小说的中产阶级视角。在这个视角下,海归高冷御姐安迪、富二代作天作地的曲筱绡、精明世故却背负沉重的樊胜美、初出茅庐纯良努力的关雎尔,以及性格莽撞又不失可爱的小蚯蚓,5个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追求的女性,各自带着原生家庭影响下的特点与缺点,各自承受着社会认知的局限和人物成长的苦楚,也享受着花花世界的是非与善意的最大公约数。

  对安迪和曲筱绡,阿耐无疑是偏爱的,在这本现实得有如站在针尖上的小说里,给这两位平添了些许主角光环,而把更真实的笔触和带着善意的中产意识的批判留给了另外三美。

  读者可以在五美琐琐碎碎的生活中,看到自己或身边人的影子,更可以直面我们当下社会的现实。人格的塑造从来不是一个单一的课题,自身天赋、成长环境、受教育水平、努力程度,乃至于“朋友圈”的影响。

  社会发展到这个阶段,每个个体的生命路径既是开放的,又是闭环的。托尼·朱特在《沉疴遍地》里说,经济发展对所有的人都有利,但是它不合比例地服务于能够利用这个机会的极少数人。其实,阿耐笔下的“烟火气”也并不想掘地三尺,毕竟,主旋律是女性的自我救赎,是欢乐颂。只是如果读者稍微发散下思维,再结合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体验,不难对这本小说产生深一层的共情。

  列夫·托尔斯泰说,没有人不能习惯的生活条件,尤其是当他看见周围所有人都接受了这些生活条件的时候。

  选择这本小说拍电视剧,正午阳光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是啊,现实主义,还荆棘满地,槽点、话题少得了吗?更何况还那么积极、正能量,更何况还一水儿的帅哥美女魅力大叔。电视剧的改编幅度不大,看不下去文字的,可以看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