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是“三八”国际妇女节。贵州赤水的非遗竹编代表性传承人杨昌芹,将传统竹编融入现代美学,以“非遗+文创”“非遗+研学”等多元模式,带动乡亲们用古老手艺竹编,开启乡村振兴新路径。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这两天,参加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们,围绕这些方面积极建言献策。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了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等方面内容,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政协委员们围绕“如何让更多的文化作品飞入寻常百姓家”建言献策。
来自湖南岳阳的全国政协委员柳玲玲是一位从小在洞庭湖畔长大的小学教师,最为关注的是“母亲湖”的生态治理和绿色发展,而她这次也从家乡带来了一份特殊的“行李”。
过去一年,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强微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春阳将履职实践与科研工作紧密结合,带领团队在皮肤护理、生物原料领域持续投入研发,以“扎实做好科研”为目标,推动民族品牌创新发展。
为了更好地将出租车和互联网结合起来,全国人大代表王润梅连续多年关注城市公共交通基本民生保障工作,围绕出租车行业转型升级、破除区域壁垒和市场分割等问题,她一直在积极履职调研。
备案审查、执法检查为良法善治“保驾护航”,预算监督守好人民“钱袋子”,国有资产监督看好“国资家底”……2024年,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扎实推进监督工作。
来自黑龙江的全国政协委员赵坤宇长期关注生态环保领域,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一年来她深入调研,不断为生态优势如何转化为发展优势建言献策。
如何持续提升技能人才的职业素养与创新能力,是来自工业生产一线的全国人大代表郑炜一直关注的课题。履职期间,他深入企业、学校和政府部门,收集各方意见,提出了许多项有针对性的建议。
走访企业收集数据,办公室伏案完善提案……连日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张兴赢的身影穿梭于厂房的轰鸣与办公室的寂静之间。“应对气候变化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题。”张兴赢常常这样说。
医保基金是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2024年,民革中央向政协提交了《关于构建“大数据+AI”监管体系 提升医保基金监管水平的提案》。《提案》表示应当推进医保智能监管,强化大数据在基金监管中的应用。
全国政协委员翁建平是安徽医科大学校长,也是一名临床医生。他不断就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积极建言献策、履职为民,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群众身边延伸。
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白晓艳从事农业工作已有28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她认为,一定要走到群众身边去调研,“人大代表脚下多沾泥土,建议才更有力量”。
在张玉珍看来,人大代表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担任全国人大代表以来,她针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美丽中国建设领域相关问题,先后提出议案建议近70件,为助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建言献策。
作为连续两届的全国人大代表,甘肃农业大学草学教授马晖玲近期在集中精力汇总资料、修改今年要提交的建议。“这是我第8年履职全国人大代表,每一份建议都十分重要。”她说。
最近一段时间,全国人大代表张慧忙着调研,撰写关于尽快修改产品质量法、网络安全法的两份议案,以及关于对网络直播带货进行立法、健全行业协会商会管理体系的两份建议。
养老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全国政协委员贺丹就完善失能老年人照护体系、促进医养结合、发展银发经济进行了调研,计划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提出相关建议。
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大靖镇三台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李光霞像往年一样,每天奔走于村里村外,了解群众诉求,倾听群众心声,认真履行职责。
为了更好地将职业教育和乡村振兴联系起来,全国政协委员张玉清连续多年关注职业教育改革,围绕职业本科建设、产教融合、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他一直在积极履职建言。
“我们已联系施工人员,将尽快解决大家反映的问题。”初春时节,在海拔5380米的神仙湾边防连,全国人大代表、南疆军区某边防团保障处参谋罗宇深入一线哨所,面对面了解基层官兵保障需求。
大科学装置是推动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利器。两会在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台长沈志强将为更好发挥这些“大国重器”的重要作用建言献策。
走访企业了解新技术转化应用、人才招引留育的瓶颈,仔细记录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建议诉求……最近一段时间,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周迪步履不停,频频深入企业调研。
在张玉珍看来,人大代表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担任全国人大代表以来,她针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美丽中国建设领域相关问题,先后提出议案建议近70件,为助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建言献策。
全国人大代表卓长立来自山东家政服务行业,她长期关注“一老一小”服务需求,一年来走访调研了200多个居民家庭、社区、养老托育服务机构。今年卓长立准备将什么建议带到全国两会上?
夜幕低垂,月朗星稀。结束一天的飞行后,全国人大代表、海军舰载航空兵某部飞行员罗胜科回到讲评室,对本次跨昼夜飞行进行复盘,在飞行笔记上记录下需要改进完善的地方。
作为文物修复领域的专家,全国人大代表、荆州文物保护中心主任方北松今年将第三次参加全国两会。去年,他提出了文物大省应提高文物保护工作预算的建议。今年他将就文物修复技术领域提出相关建议。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闵行区浦锦街道芦胜村党总支书记张义民从未远离“泥土”。扎根于城市中的乡村,张义民的履职、思考也带着特有的“泥土味”:脚步遍布全村家家户户,建议更来自百姓日常所盼。
近年来,“村BA”“村超”“村晚”等一系列“村”字号活动在广袤乡村火热开展。这引起了全国政协委员蒙爱军的关注。履职一年间,他在调研中不断探寻挖掘“流量”背后的文化密码。
春节假期刚过,卓长立便来到济南的二孩妈妈王苗苗家中走访,了解家政服务情况。王苗苗和丈夫都是上班族,大儿子刚上小学,小儿子刚一岁多,对他们家来说,找到一位经验丰富、技能全面的家政服务人员很有必要。
曹天兰在调研中发现,不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性很高,但因为缺乏新理念和新工具,“如何转”成为新烦恼。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她提出了关于加快制造业“智改数转”的建议。建议很快得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