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眼下春回大地,各地都迎来绚烂花季。在线旅游平台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的春日旅游市场仅“赏花”相关搜索量同比2024年就增长了五成。强劲的春日出行需求也让原本要进入淡季的民航市场延续了春运以来的旺盛态势。
记者来到首都机场的3号航站楼,早上是全天的出港高峰,每小时约有1.3万名旅客从这里进出,平均每分钟接近220人。虽然现在还没到清明假期,但是出行的旅客却不少,民航市场一直保持着春运以来的热度,出行需求强劲,仅今年前两个月民航全行业共完成旅客运输量1.26亿人次,同比增长5.5%。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与往年不同,今年春节后并没有出现传统的民航出行淡季,更多的消费者选择“错峰出行”出游踏青。
航旅纵横大数据显示,截止目前,3月国内航线实际执行客运航班量超28万班次,运输旅客量超3648万人次。在线旅游预订平台上,目前国内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6.4%,北京、上海、成都、昆明等城市机票预订火爆,西双版纳、大理的机票预订量上涨超过五成。
记者查询发现,受到春日旅游市场带动,目前与旅游城市关联的航线客运量增长较快、航班增加较多,其中北京—西安、深圳—西安航线旅客量同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成都—西双版纳、成都—深圳航线日均航班增加10班以上。
随着清明、“五一”的到来,在即将开启的夏秋航季中,多家航空公司都加大运力投放在云南、海南、陕西、贵州等春日旅游热门目的地,满足旅客的出行需求。
“人少景美不扎堆”春日小城生机勃勃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与往年出行目的地相对集中的情况不同,今年游客的春日出游目的地选择更广泛,旅行也更加深入。不扎堆,人少景美且交通便捷的小城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青睐。在线旅游预订平台上,目前去往中小机场的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了32%,部分热门旅游小城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五成。
一大早,导游张映兰就手举接机牌,在兴义万峰林机场的到达出口等待着今天即将到达的客人。最近一段时间,兴义市万峰林景区的6000亩油菜花进入盛花期,一时间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游玩打卡。这是她本月接到的第三个旅行团。今年她所在的旅行社也迎来“开门红”,游客接待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0%左右。
兴义旅游资源丰富。近几年,随着兴义机场航线网络不断丰富,目前运营航线达到23条,通达26个城市。不仅可以快速直达北京、上海、广州、贵阳等枢纽机场,还同省内的其他10支线机场建立起了“串飞航线”,旅客可以自由地在这些小城之间“穿梭”,让出游变得更加多元。
这个春天,高效便捷的出行方式为兴义这座小城带来了更多的游客,周边景区春游踏青更是热度高涨。尽管目前并非节假日和传统旅游旺季,但不少景区内的民宿和餐饮预订情况依然火爆。
小小一张机票背后跟着餐饮、住宿、旅游等多种消费,把中小城市送到游客面前,带来了旅游市场的“春天”。
根据民航部门的相关测算,支线机场每完成100万旅客吞吐量能为当地来带20亿元左右的经济贡献。而根据航旅纵横的数据,3月国内中小机场民航旅客吞吐量已超1204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约7%。
“中国游”热度攀升催生“国际流量”壮大
除了国内市场的火热外,不断优化的签证政策也让“中国游”热度不断攀升。旅游商贸等往来越来越频繁,催生了更大的“国际流量”。今年前两个月,我国民航国际客运市场规模已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
在广州白云机场,记者见到了来自俄罗斯的旅客阿尔乔姆·瓦西列夫。不断优化的签证政策,极大便利了外国人来华旅游、商务、访问、探亲等活动。除了商务往来外,中国游的热度也在不断攀升。这个春天,来北京旅游的外国游客也在大幅增长。
数据显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口岸今年提前25天就突破出入境人员100万人次。作为迎接外国旅客入境的主要窗口,国内各大枢纽机场今年纷纷进一步增开或新开国际航线,增加航班频次,以应对新的过境免签政策可能带来的国际客流增长。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随着签证政策优化,允许过境免签旅客在指定区域内跨省旅行,今年的入境外籍游客,已经从“过境游”延伸到了“深度游”,国际游客跨区流动量不断增加。为更好地满足过境免签旅客跨省域出行需求,各大枢纽机场也进一步推进跟国内航线、铁路以及公路的中转衔接。深圳机场就发挥国内航点通达性优势,联合多家航空公司增加了深圳至四川、重庆、云南、河南、黑龙江等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省市的国内航线航班频次,每周增加出港航班近300班,丰富过境旅客在国内旅游的出行选择。
“软硬件”全面升级 助力“满格续航”
随着民航市场热度持续,客流量的增加和航线的开辟无疑给各地机场和各大航空公司带来了新的考验。在忙碌运转的同时,各大机场、航司也在纷纷采取措施,提升保障能力。
在东航研发中心,一批机组人员正在加紧进行国产客机集中培训,这也是目前国内航空公司中最大规模的国产客机培训。今年,东航将完成各类国产客机乘务员培训超600人,较2024年增长52%;国产客机飞行员训练总量较2024年增长47%,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提升人员储备的同时,不少机场也引入了智能化的值机系统、自动化的行李处理系统等,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硬件设施方面,一些机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对跑道、停机坪、候机楼等进行升级改造。3月20日,兰州中川国际机场T3航站楼正式启用。成为西北地区“空中丝路”新枢纽。2月,提质改造后的成都双流国际机场1号航站楼正式投入使用,双流机场重新回到“双航站楼时代”,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5000万人次的发展需求。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投运,其采用“双层出发、双层到达”模式,大幅提高通行效率。软硬件的双提升让旅客们的春日出行更加便捷高效。
简体
繁体
拼音
蓝底黄字
黄底黑字
黑底黄字
原始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