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下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艇编队从海南三亚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 新华社记者 查春明摄
据12月30日出版的 环球时报报道:《国际先驱论坛报》12月28日文章,原题:中国的炮舰外交
两艘驱逐舰和一艘补给舰上周五驶离中国,开始了自1433年以来中国的首次海军远征。决定加入到全球舰队中打击海盗是中国崛起为世界大国的重要一步。对于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和印度——来说,这也是在北京养成独自进行军事冒险的习惯之前与其建立海上安全合作关系的一个宝贵机会。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是海洋航线的免费乘客。它享受到了海上贸易和能源通道———这对于其经济繁荣如此至关重要———畅通所带来的好处,这是因为其他国家的海军一直在维持航道的畅通。
然而,随着中国财富的增加、自豪感和雄心的增强,关于北京将为这个相互依存的世界的安全做出贡献的期望也随之而来。中国与另一个正在觉醒的巨人印度加入海上安全提供国俱乐部只是个时间问题,它们派遣舰队既是为了自身利益,也是为了共同利益。索马里的海上土匪在袭击行动中劫持中国商船、货船,加快了这一天的到来。
索马里海盗危机为中国首次出现在公海上提供了一个理想平台。它为北京提供了一切正当理由:中国公民的生命和利益处于危险中;联合国支持采取行动;大部分国家已参与到这场打击中……而且在经济痛苦呻吟时,展示军事实力在政治上也是转移注意力的一个明智之举。
中国开展炮舰外交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逻辑。中国战略家担心中国经济由于依赖海上走廊而具有很大的脆弱性。中国海军的首要任务仍是阻止台湾宣布独立以及在由此而引发的任何一场战争中牵制美国军队。但是一些新的能力或者说投送能力意味着能给予北京更大的选择权,不管是瓦解敌人的封锁、吓阻其他大国,还是保护身居遥远他乡的中国公民。大型两栖攻击舰、核潜艇、大型医疗船和拟议中的航空母舰都适合执行远洋任务,发挥“蓝水海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