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60年来,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城乡文化发展差距不断缩小;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催肥”了文化产业;中华文化快步走向世界,影响力不断扩大。 [详细]
产业与事业共同发展、繁荣,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文艺精品不断涌现,公共服务覆盖城乡,新兴行业生机勃勃,传统行业焕发新生,文化建设正步入跨越式发展的黄金期。 [详细]
60年来,新中国文化建设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培育和弘扬了民族精神,提高了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了全社会普遍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满足和丰富了全体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我国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六十年后的今天,这个充满深情的预言,早已成为令亿万中国人自豪和骄傲、令世界为之瞩目和惊叹的现实。中国,正意气风发地走在文明进步、与世界一起祈望和平发展的大路上,中国文化犹如蓬勃生长着中国梦想和民族希望的精神大树。
文化产业与事业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文艺精品不断涌现,公共服务覆盖城乡,新兴行业生机勃勃,传统行业焕发新生,我国文化建设正步入跨越式发展的黄金时期。
我们不难看出一个文化大国的成长与成熟,领悟到一个崇高真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文化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共享公共文化服务是13亿人的基本权益。
60年来,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日新月异,经历了从单调贫乏到丰富多彩的深刻变化。一方面,由于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文化娱乐有了更多的需求。另一方面,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也带给人民更加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
农家书屋工程把出版物送到乡村,使农民读书不再困难。目前,我国已建成各类农家书屋9.2万多家,社区书屋6万多家,惠及两亿多人口。国家计划用10年使农家书屋覆盖70多万个行政村和社区,彻底解决村民、居民看书难、读报难等问题。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城乡文化发展差距不断缩小;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催肥”了文化产业;中华文化快步走向世界,影响力不断扩大。
三十多年前,“斗地主”折射出一场政治斗争的残酷;三十多年后的今天,“斗地主”只是一个能带来快乐的游戏。不必责怪年轻人忘了历史,因为在追求“幸福指数”的今天,那个时代确实显得太过遥远。
新中国成立60年,我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快速发展,满足和丰富了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2009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规模有望达到750亿元,预计将超过传统出版产值。
在亚欧多边文化交流过程中,非政府文化机构、跨国文化传播组织和艺术家们做出了重要贡献,开创了国际艺术节、电影节、图书博览会等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形式。与会专家学者和艺术家代表纷纷认为,亚欧跨文化交流有着进一步拓展的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