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自从2019年中央部署实施城市更新以来,全国已累计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近28万个,惠及1.2亿居民。今年,各地要全面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越往后越是难啃的“硬骨头”,改造过程中如何既有速度更有温度?来看记者在北京的一线调研。
这两天,北京市通州区乔庄北街小区正在进行上下水的改造。这个小区楼龄已经30年了,小区内各项设施年久失修,居民期盼改造的意愿非常强烈。改造不仅聚焦居民意见集中的节能、屋面防水、室内上下水改造以及公共区域升级等内容,还有他们没想到的“升级版”服务。
原来,在上下水改造过程中,需要拆除居民家里的地砖、墙面以及吊顶,施工周期一般要10—15天。施工方在前期走访中发现,不少居民都在咨询,能不能在改造的同时顺带提供一些装修服务。为了满足居民的需求,“加强版”改造应运而生,升级的服务包括卫生间、厨房的整体装修,以及适老化改造。记者采访期间就遇到了来了解升级服务的居民。
改造施工企业一方面着力解决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老化、居住环境品质不足等问题,另一方面则充分利用国家的以旧换新政策,统筹自身的材料采购优势,为居民提供了更便宜且更进一步的服务,特别是针对小区里老年人比较多的现实情况,还推出了各项适老化的改造“菜单”,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居民的热烈欢迎。在通州区另一个已经完成改造的小区记者看到,前来这里参观改造效果的周边小区居民就有不少。
老旧小区改造 楼栋管家快速响应居民诉求
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因为老百姓并不搬出小区,改造过程中难免会打扰他们的日常生活。如何更快响应居民提出的需求?继续来看记者的调查。
在通州乔庄北街小区,施工方设立了居民协调服务中心,安排专职人员为居民服务,他们被居民们亲切地称作“楼栋管家”,居民对改造有什么意见都可以来这里反映。记者来到这里的时候,正好碰见小区的闻阿姨前来寻求帮助,她家阳台的瓷砖突然掉了,抱着试试的想法,她来问问能不能给处理一下。没想到,“楼栋管家”赵静超二话不说,马上就带着工人上门了。
经过现场查看,瓷砖掉落的部位因为年久失修已经空鼓了,随时可能全部掉下来,赵静超决定让工人把阳台的瓷砖全部敲掉重新贴。第二天一早,记者再次来到闻阿姨家时,这面墙已经焕然一新。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以往的改造,居民有了问题需要先找物业或者街道,渠道一旦不畅或者解决不及时就容易出现矛盾。而“楼栋管家”的出现为加快问题解决提供了一个新的桥梁。
记者看到,在乔庄北街小区,改造方共选派了8名专业且耐心细致的施工员作为专职“楼栋管家”,每人负责2栋楼的居民协调事宜。“赶紧”是记者从赵静超的电话中听到的高频词,瓷砖掉了,水龙头坏了,对于工作忙碌的年轻人或者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来说都是着急的大事。
服务更加细致,看起来工作量加大了,但因为满意度高了,居民的配合度也在提高。记者注意到,正是因为有了“楼栋管家”的高效协调,老旧小区上下水改造的工期从原来的10—15天现在缩短到了一周左右就能完成。
“加强版”改造 问需于民 幸福原地“升级”
居民满意度是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需要最大限度地尊重居民的意见。围绕老旧小区究竟要“改什么”“怎么改”“改到什么程度”才能让居民们满意,有关部门和改造施工方还能做什么?继续来看记者在小区里的采访调查。
采访中记者发现,通州区乔庄北街小区专门设有改造材料展示区,改造过程中使用什么工艺、什么材料,居民经常来这里咨询“楼栋管家”。除了真材实料看得见摸得着,当地主管部门还在施工过程中广泛收集居民意见,及时转达给施工方以便调整改造内容。
赵明介绍说,居民提出的建议大多都很有针对性,比如楼顶铝扣板施工,如果缝隙过大容易进鸟;外墙刷漆的时候,要是不给窗户做防护容易弄脏玻璃……这些建议后来都一一被施工方采纳。
目前,通州区重大项目协调服务中心已牵头实施了84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涉及2万多户居民。其中,多项经过实践检验的、成功的做法已经被梳理成经验,在全北京市范围内推广。
简体
繁体
拼音
蓝底黄字
黄底黑字
黑底黄字
原始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