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金”量不断UP 外资金融机构“真金白银”加码中国

来源:央视网 | 2025年04月12日 10:02:51
央视网 | 2025年04月12日 10:02:51
正在加载

央视网消息: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已经达到了866家。外资机构的加入不仅让国内资本市场的参与主体更加丰富,也表明了他们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汇丰前海证券研究部总经理孙瑜正带领着团队成员调研国内的一家上市公司,对于公司如何将人工智能大量应用到生产经营中他特别感兴趣。孙瑜告诉记者,开年以来他的团队非常繁忙,第一季度一共调研了112家公司。 他表示,跟去年同期相比,第一季度调研增加超过80%,汇丰银行集团在香港举办了全球投资者峰会,有超过3600家公司和机构投资者参会,跟去年相比超过30%以上,全球机构投资者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兴趣在大幅度升温。

就在上周孙瑜刚结束在欧洲的路演,他告诉记者,海外投资者对于中国市场的兴趣超乎他的想象。“海外的投资者去购买A股,外资流入、加仓中国趋势会保持比较长的一段时间。”他说。

同样看好中国市场的还有摩根大通中国区联席首席执行官何耀东,在他看来,当前中国在科技领域的突破以及中国企业在多个行业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这对外资都极具吸引力。何耀东表示,一些长期投资的资金也回到市场,随着中国企业的表现,还有科技上的发展,都在吸引长期投资的外国资金。

而外资也正在用真金白银的实际行动加大投资中国的市场。今年以来,包括富达基金、联博基金、摩根士丹利基金等多家外资公募通过增资的方式,表达其对中国市场的持续看好。此外,外资银行、保险机构也进一步扩大在华展业范围。 法巴证券(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郭志毅称,在中国申请设立证券公司是深思熟虑的考虑,开展业务是长期的打算。汉诺威再保险股份公司大中华区财产险总监王岩表示,跨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未来潜力都是认可的,把中国定义为未来市场,投入非常大。

韩国投资者关注中国股市 科技板块成投资新宠

对于不少韩国人来说,去年的热门话题是到中国旅游,而今年除了旅游之外,参与中国投资的话题也异常火爆。为何中国资产越来越受韩国投资者的关注呢?

安玉花在首尔运营一家投资咨询公司,凭借多年积累的中国经济与资本市场方面的专业知识,她成为了一名活跃在短视频平台上的财经主播。安玉花的短视频对中国经济现象分析、产经观察、投资趋势等专业话题的解读通俗易懂,目前她的短视频账号关注粉丝已有17万人。最近她还受邀为韩国投资者讲解中国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情况。

除了短视频以外,安玉花还为韩国多家投资机构提供投资中国的相关建议。她告诉记者,今年以来,中国的人工智能技术席卷全球,半导体、机器人、新能源车等产业表现亮眼,这些都成为韩国投资者加仓中国市场的重点领域。

根据韩国证券存托结算院最新数据,今年1至3月韩国投资者对中国内地和港股资产的净买入额为5.0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7亿元。

目前,在韩国交易所上市的中国指数ETF基金共有44只,今年1至3月平均涨幅为20%以上。不少韩国投资分析师指出,凭借产业升级带来的竞争力提升,很多中国企业股票还有升值空间。

美国金瑞基金:中国科技突破带来投资机遇 政策支持驱动长期增长

在美国有一家资产管理公司,早在多年前就已经捕捉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机遇,并提前布局。那么,这家专注中国市场的美国基金,现在又是如何看待中国的投资机遇呢?

美国金瑞基金总部位于纽约曼哈顿中城,那里是曼哈顿岛最拥挤、最繁华的地段,也聚集了众多金融公司。要在竞争激烈的金融界立足,需要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凭借对中国市场的独特洞察和创新的ETF产品,这家资产管理公司成为全球投资者布局中国的重要桥梁。公司创始人乔纳森·金瑞很早就注意到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并出版了专门著作。这家公司的首席投资官布伦丹·埃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科技股的崛起正在重塑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长期估值逻辑。

此外,金瑞基金还指出,中国政府的政策支持是助推市场表现的重要因素,包括刺激国内消费、支持房地产政策以及推动清洁技术在内的多项措施,将为市场注入长期增长动力。

外资金融机构:中国创新令人惊叹 配置中国资产意愿增强

2025年以来,全球资本似乎正在经历一场悄无声息的“大迁徙”,而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地,就是中国。德意志银行、高盛、瑞银等国际金融巨头纷纷发布乐观预测,称未来几年中国企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3月份,德意志银行旗下一只跟踪A股沪深300的ETF单周吸金2.39亿美元,规模创下去年2024年10月以来最大单周流入。德意志银行集团资产管理公司首席执行官表示,去年9月下旬以来,中国出台的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以及经济数据的向好,让全球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兴趣不断提升,外资对中国股市的配置意愿显著回暖。

而在今年的亚洲博鳌论坛上,高盛亚太区总裁施南德表示,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扩大,其吸引力和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

这里是上海陆家嘴,是全球资本进入中国的重要门户,这些写字楼里入驻了超过150家外资金融机构,而其中不少正是在这两年落户中国,这其实只是外资金融机构加速在华布局的一个缩影。截至2024年底,合格境外投资者已经达到了866家,共持有A股大约3万亿元人民币,外资持有中国债券规模也在2024年末超过4.2万亿元。

这背后正是中国金融市场近年来持续深化制度型开放的体现。上海等地在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这些都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资产重估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中国资本市场正从“估值洼地”迈向“价值发现”的新阶段。

编辑:刘洁 责任编辑:刘亮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望海热线
xinwenxiansuo@staff.cntv.cn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含“金”量不断UP 外资金融机构“真金白银”加码中国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