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3月30日闭幕,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迈上新台阶。下一步,中国将从多方面推动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有条件批准L3级自动驾驶车型生产准入
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完善支持政策,持续巩固扩大产业竞争优势。在技术上,加快动力电池关键材料、车用芯片、高效混合动力发动机等关键零部件技术研发。在自动驾驶方面,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完善标准体系,有条件批准L3级自动驾驶车型生产准入。
国家能源局:加快充电领域新技术新业态创新培育
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总量达到1281.8万台,同比增长了49.1%。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持续推动充电设施补短板建设,重点加快充电领域新技术、新业态的创新培育。
突破电池技术 解决续航焦虑
续航焦虑一直是困扰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大问题。不久前,国内一家企业发布了最新的充电平台,把电池、电机等关键部件的电压统一提升至1000伏;另外一家企业推出最新一代电芯产品,可以实现从0充到80%电量,仅需6分钟的时间。
AI接入 让新能源汽车更聪明
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开启了“AI+”的新元年,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具备自主决策与执行能力,并通过车联网实现了智能化跃迁。有车企将DeepSeek接入后车机,交互响应速度提升了40%,意图识别准确率高达98%。
新一代AI技术还让汽车实现“五感升级”:方言自由说系统可识别全国56种地方话;舱内摄像头能实时捕捉驾驶员状态,及时预警疲劳驾驶;AI悬架以毫秒级响应调整车身姿态。更值得关注的是,基于300亿公里驾驶数据训练的大模型,车辆可提前5秒预判突发路况,大幅提升行车安全。
北斗赋能 实现高级驾驶辅助
今年,“北斗应用新兴产业”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在这家以北斗和时空能力为核心的科技企业,利用全球首个车道级导航服务,支持200万辆智能网联汽车实现高级驾驶辅助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