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3月27日上午,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在北京开幕。2025年,论坛年会使用具身智能机器人、AI大模型、智能显示等前沿技术,打造出了智能无感参会、机器人融合协作、会议智慧管理等8大类的科技办会场景。
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的一层,有一群由近百名机器人组成的“智”愿者服务团队,这个“智”是“智慧”的智。比如,这款夸父机器人,承担了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的带路服务功能。
除了为参会嘉宾提供迎宾、引导、问询等服务,依托大模型技术,来自不同企业的机器人“智”愿者们,还可以形成团队配合。
在机器人咖啡馆,机器人咖啡师忙着制作咖啡。咖啡做好了,通用人形机器人就会把咖啡送到客人手上。
除此之外,这些机器人“智”愿者还能跑步跳舞、写诗作画,可谓多才多艺。
引入同传大模型 提升实时性和翻译质量
从会场外的前沿科技展示,到会场内的创新技术应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 处处彰显科技办会理念。2025年,多个会场引入了同传大模型。这将给参会者带来怎样的体验?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首次引用了同传大模型。它可以做到把中文演讲内容实时同步翻译成英文,显示在大屏幕上。同时,它还可以复刻音色,做到像同一个人用不同的语言对现场的嘉宾进行演讲。
会场使用的同传大模型采用端到端架构,与此前的传统同声传译软件大不相同。传统的软件需要先将语言转为文本,再翻译文本,最后输出语音,而同传大模型提升了实时性和翻译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