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总经理王冰松:强强互补 携手共建视听+体育新生态

来源:央视网 | 2025年03月27日 19:45:11
央视网 | 2025年03月27日 19:45:11
正在加载

3月27日,以“极视听·强赋能”为主题的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在成都开幕。央视网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冰松在大会视听+体育产业发展论坛上,以《强强互补 携手共建视听+体育新生态》为题发表主题演讲。

“视听与体育深度交融,在技术赋能的催化下,必将引发一场深刻的产业变革。”“站在视听技术加速迭代与体育消费潜力爆发的交汇点上,‘视听+体育’已不再是简单的赛事转播。”央视网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的以视频为特色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高度关注体育这一与人民美好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以“内容+平台+技术”全媒体综合服务能力,并携手合作伙伴,从“感官革命”“情感共振”“生态交响”三个方面进行探索实践,赋能视听+体育产业发展。

央视网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冰松作主题演讲

央视网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冰松作主题演讲

感官革命:用“5G+4K/8K+AI”硬核科技,消融屏幕这层“隔膜”,重塑“观赛体验”

5G的高速率让体育赛事的直播画面能够以毫秒级的速度传递到观众的屏幕上。4K/8K超高清技术则将运动员在赛场上的每一个精彩瞬间,都清晰展现在观众眼前,让用户获得媲美现场的观感。央视网与中国移动咪咕公司合作建设的5G 超高清视音频传播中心,积极探索超高清视频在体育领域的应用,致力让用户看得更好、看得更清、看得更真。央视网构建了覆盖“大屏+中屏+小屏+账号”的全媒体平台。依托这一平台,央视网巴黎奥运会相关报道视频播放总量达35.73亿次。

AI技术渗透到了赛事转播各个环节,带来前所未有的创新。央视网负责承建和运营的奥林匹克数字平台,运用AI人脸识别技术抓取运动员信息,识别后触发互动播放关联内容等,带给网友别样的体验。央视网推出的人工智能审核工具“融媒智控”,服务包括咪咕公司在内的众多合作伙伴,在奥运会等重大赛事期间,高效保障了多路赛事信号的安全播出。

情感共振:体育内容创新传播的终极价值,不只是吸引观众眼球,而是让人心动的“文化共鸣”

如果说体育赛事是种子,那么文化就是土壤。“视听+体育”的创新“始于赛事,又不止于赛事”,视听内容的温度,就在于将体育赛事转化为社会情感连接器,让更多用户产生情感共振和文化共鸣。

有数据显示,年轻用户对赛事衍生内容的消费时长已超过赛事本身。央视网深化“思想+艺术+技术”融合创新,围绕奥运会等重点赛事打造了一系列文化精品节目。《大咖陪你看》通过“专业解读+娱乐化表达”增强用户粘性;纪录片《足球道路》记录精彩的足球故事和不一样的足球人生,收获豆瓣9.4分的好评,印证了优质体育内容的文化穿透力。

当兵马俑开启巴黎奥运会的奇妙之旅,当中国“侠客”在巴黎为中国体育健儿加油,会给观众带来怎么的触动?央视网推出的《兵马俑巴黎奇遇记》等奥运主题AI创意短视频,引发网络热议;央视网与咪咕数媒等联合出品的首部奥运题材微短剧《我在巴黎当侠客》,入选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推荐剧目。这种让体育与文化深度交融的内容,也许是年轻人更“对味”的打开方式。

生态交响:面对7万亿的新蓝海,构建“共生型生态”,共同奏响体育产业发展的新乐章

在体育强国战略强力引领和支撑下,中国的体育产业预计到2035年将实现7万亿市场规模。而当视听与体育相遇,并跨界融合,共同构建多元共赢的生态,将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产业生命体。

当前,全国掀起“跟着赛事去旅行”的浪潮,不断将体育流量转化为文旅增量。央视网与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中国龙舟协会等联合推出的中国辉煌足迹大运河龙舟系列活动,打造千舟竞渡、百城联动的文体旅盛景,带动沿线城市旅游收入增长。

我国体育消费也正以惊人的态势展现出强大的乘数效应,有报告指出,每增加1元体育消费,可联动带动相关产业增收7.8元。此外,央视网联合腾讯天美电竞、濮院镇人民政府推出2024年濮院电竞周,以“观赛-体验-消费”闭环模式,验证了场景化消费的转化效能。

推动视听与体育产业的深入融合,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多年来,央视网与中国移动咪咕公司在内容、平台、技术等多个层面,建立了深度紧密的合作,拥有广阔合作前景,并将在内容创作、平台传播、品牌建设等方面持续深化合作。央视网愿携手社会各界,为观众带来更精彩的视听体育盛宴,共同构建“视听+体育”产业新生态。

编辑:邢斯馨 责任编辑:刘亮
点击收起全文
返回顶部
望海热线
xinwenxiansuo@staff.cntv.cn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央视网总经理王冰松:强强互补 携手共建视听+体育新生态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

原色

天蓝

黑色

藏青

智能导盲

区域指引

返回
声音

×

简体

繁体

拼音

蓝底黄字

黄底黑字

黑底黄字

原始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