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近年来,随着“二孩、三孩”家庭增多,孩子的托育问题越来越受关注。如何更好发挥学前教育资源作用,提供普惠的托育服务,成为群众和社会的新期待。作为学前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不少地方都在进行“托幼一体化”的探索,也就是将0—6岁婴幼儿的教育与保育衔接,进而实现婴儿与幼儿教育的融合。来看记者在山东日照的调研。
上午9点多,记者来到日照市的一家幼儿园时,孩子们正在做早操。这边都是3岁以上幼儿园小班到大班的孩子。而在另一片场地,一群2岁多的托班“小小孩”正在老师的带领下做游戏。
这家幼儿园过去只招收3—6岁的孩子,随着入园适龄幼儿的减少,园区出现了闲置教室和幼儿教师。在日照市,像这样的普惠性幼儿园有500多所,不少都出现了资源闲置。而与此同时,双职工家庭孩子没人照料、育儿费用高等育儿难题持续困扰着年轻父母,对托育的需求日益旺盛。
幼儿园与托育机构的主管部门分别是教育部门和卫生健康部门,存在“多龙治水”的问题,对此,日照市明确,开设托班的幼儿园由教育部门统一管理,卫健部门做好卫生保健和保育指导工作,共同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改扩建托班。
在财政支持方面,符合条件的普惠性幼儿园每开设1个托班,市级财政给予2万元的开办补助,托育示范幼儿园给予5万元奖励;对公办幼儿园给予托位补助,每生每年710元。
托班的孩子与幼儿园的孩子虽然年龄上差异不大,但无论是身心发展特点,还是养育和教育方法都有很大差别。走进幼儿园的托班教室,记者看到,这里设置了娃娃家、美工区、益智区等,盥洗室等区域也根据托班的孩子进行量身定制。
在这里,每个托班配备3—4名保教人员,他们既有幼儿园教师资格,又有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与管理的专业背景。
目前,日照市开设托班的幼儿园有307所,提供托位9600多个,占幼儿园总数的比例达到55%,基本形成了以幼儿园托班为主体、以普惠性资源为主导的托育服务体系。
多地出台政策推动普惠性托育发展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到今年,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新增普惠性托位66万个。这个目标的实现也将标志着我国儿童早期发展事业步入普惠发展的新阶段,关系到千家万户。目前,多地已出台政策推动普惠性托育发展。
山东、四川等地明确支持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推动托幼一体化发展。其中,山东计划到今年底提供托位10万个左右。同时,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开设托育相关专业,加快托育专业人才培养。
北京针对0—3岁婴幼儿多元化的托育需求,一方面扩大家政服务供给,另一方面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多样化服务,实现区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全覆盖。
贵州省提出加快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建设省级示范性托育机构25家。而广东则鼓励国有企业参与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整体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