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春运“成绩单” 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支撑起多样化出行需求

来源:央视网 | 2025年02月22日 17:06:20
央视网 | 2025年02月22日 17:06:20
正在加载

央视网消息:历时40天的2025年春运2月22日将结束。交通运输部预计,整个春运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90亿人次,铁路、公路、民航等各领域,多个单项数据创新高。

作为春运的主力担当,先来看铁路交出的“成绩单”。自春运售票启动以来,单日售票量达到2155.5万张,创春运历史新高。国铁集团预计,春运40天来,铁路旅客发送量有望超5亿人次,创春运历史新高。

这个春运,广深港高铁跨境客流达400万人次,同比增幅29%,创历年春运新高。

正月初六,民航单日旅客量突破248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春运40天,全国水路预计发送旅客超300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从整体来看,春节假期中,从1月31日开始,连续5天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单日超3亿人次,其中2月3日(正月初六),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创造历史同期新高,这一天出行人数达到3.39亿人次。

春运40天,多项数据创新高的背后是一张日益安全、便捷、智慧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如今,我国建成了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以及世界级港口群、机场群。近年来,公路、水运、民航、铁路齐发力,逐渐构成多层次出行体系。综合交通运输网总里程已超过600万公里,这让老百姓有了说走就走的底气。

新线路、新需求 春运里的消费新趋势

如今的春运早已不再只是返乡过年的代名词,40天里,人们的出行理由五花八门。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仅春节假期8天,全国国内出游就有5.01亿人次,同比增长5.9%;国内出游总花费6770.02亿元,同比增长7.0%。大规模的人员流动和消费能力凸显我国消费的活力与韧性。

这个春运,超过3100公里的铁路新线迎来“春运首秀”,出行更便利的同时也为旅游产业带来新机遇。在西部,铁路联通景区,川青铁路开通后,旅客从成都坐动车,最快3小时可到达九寨沟。在长三角,连通苏浙沪皖三省一市的大环线实现双向运营,旅客发送量较去年春运同期增长6.3%。

亚冬会激发了“冰雪热”。今年春运,日均近30万人次的客流高峰与亚冬会赛事运输叠加。铁路部门增加牡丹江、佳木斯、漠河等冰雪旅游热门城市间的列车开行频次。亚冬会赛区哈尔滨至亚布力间最短发车间隔每7分钟发一趟车。

内蒙古雪季长达7个月。今年春运,内蒙古利用乌兰察布市地理优势,推出7条冰雪旅游精品线路。民俗列车、旅拍列车、非遗列车与东北花袄、桦皮画、面塑、刺绣等非遗产品将车厢点缀出浓浓的雪国风味儿。

鄂伦春族非遗传承人古拉伊尔恩特称:“能把大兴安岭的非遗文化和传承项目带上列车,我们传承人也会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守护每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继续传承弘扬下去。” 

从短途“周边游”到长途“主题游”,从文化体验到休闲度假,多样化的旅游需求在立体交通网的串联下得到更好满足。在福建,首家高速公路服务区电影院在大年初一开业了。

福建高速公路文化传媒院线负责人郑建东称:“目前为止,大概有1.2万的观影人次了,票房收入50多万元。” 

超过460万公里的农村公路如同毛细血管深入乡村,让偏远村庄成为了旅游热门打卡地。

江苏宜兴市某民宿负责人沈磊蕾称:“今年春节假期,订单一个接一个。今年我们也打算再发展新的消费业态,让乡村旅游与心灵疗愈相结合,给游客更好更舒适的体验。”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高博表示,今年春运,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创历史新高,其中旅游出行占比超过四分之一。“探亲流”叠加“旅游流”,有效促进了假日旅游、消费市场的火热。

编辑:刘珊 责任编辑:刘亮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望海热线
xinwenxiansuo@staff.cntv.cn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数说春运“成绩单” 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支撑起多样化出行需求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