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书架”走上“生产线” 高校科研成果如何落地生“金”?

来源:央视网 | 2024年12月30日 05:43:14
央视网 | 2024年12月30日 05:43:14
正在加载

“盾构机”是隧道挖掘的关键设备,曾被国外垄断多年,每台的美元售价曾达到以“亿”为单位计算的级别。

多年来,我国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持续攻关,突破了一系列核心技术,成功造出了国产盾构机,售价也降到了每台不到3000万元人民币。如今,全球每10台盾构机中,就有7台来自中国。

有了自己的科技成果,并且转化成了实际的产品,才能打破别人的垄断。从盾构机这样的工业重器,到手机、扫地机器人这些日用产品,都是如此。我们的高校手中有大量的科研成果,怎样让它们尽快转变成实际的技术和产品,落地生“金”呢?

编辑:邢斯馨 责任编辑:刘亮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望海热线
xinwenxiansuo@staff.cntv.cn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从“书架”走上“生产线” 高校科研成果如何落地生“金”?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