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实力彰显中国力量 从“新地标”看我国桥梁建设向“全面领跑”迈进

来源:央视网 | 2024年09月15日 20:58:49
央视网 | 2024年09月15日 20:58:49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央视网消息:中国桥梁建设正在由“跟跑”“并跑”向“全面领跑”迈进,其中不少桥梁已经成为各地耀眼的“中国新地标”。贵州作为中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多年来以“万桥飞架”铺就了“高速平原”。在北盘江第一桥建成通车8年后,建设者正在北盘江上建设另一座花江峡谷大桥,建成后将刷新世界最高桥的纪录。系列报道《中国新地标》,9月15日,记者带您探访花江峡谷大桥施工现场,感受这座“中国新地标”带来的震撼。

位于贵州北盘江上的花江大峡谷,两岸绝壁高近千米,被称作“地球裂缝”。建设中的花江峡谷大桥宛如一座连接“地球裂缝”的天桥,横跨于深邃峡谷之上。它全长2890米,是贵州省六枝至安龙高速的控制性工程,预计2025年建成通车。大桥桥面与谷底水面的落差达625米,与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的高度相当。建成后,它将成为世界最高桥和最大跨径的山区桥梁,未来也将是屹立在贵州群山间的一座新地标。

记者爬上了花江峡谷大桥桥塔的顶端,这里距离谷底江面有将近800米高,相当于站在世界第一高楼的楼顶,站在这里感觉既紧张又震撼。透过镜头,我们看到周围的环境都是典型的喀斯特群山,下面就是被称作“地球大裂缝”的花江峡谷。峡谷两侧的山很陡峭,只有少量的耕地,还有蜿蜒曲折的山路。

想要建这样一座世界最高桥到底有多难?记者跟随高空作业工人走上被称作“猫道”的高空施工平台,这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猫道,最高点距水面有780米。

花江峡谷大桥主缆施工队长王中健说,为了牵引架设主缆,建设者每天最多要在“猫道”上往返十几个来回。走得多了,早就没有了恐高感,在“猫道”上甚至可以一路小跑。在他们的汗水和智慧下,大桥左右434根主缆索股已经全部架设完成。

记者身边粗粗的主缆是花江峡谷大桥的“脊梁”,是它的“生命线”,它的围度两个人都抱不住。每根主缆都由217根这样的索股组成,每根索股里面又是由91根高强钢丝组成。如果我们把这些钢丝连在一起,有9.3万公里长,相当于环绕地球赤道两圈还多。主缆的力量有多大呢?每根主缆承载能力可以达4万吨,相当于70多架空客A380的重量。

为了破解山区峡谷风、高空大吨位吊装、悬崖陡壁上进行桥梁桩基施工等难题,建设者与同济大学联合开展风洞实验,还引入了观风雷达、激光雷达、北斗系统等科技成果,将架设误差控制在毫米级,也使得大桥能抵御12级的大风。让建设者骄傲的是,这样一座世界级桥梁工程,是中国人自主设计、自主施工,并使用国产建材的自主品牌大桥。

贵州桥梁集团第三分公司总工程师吴朝明称:“从最初阶段是向人家学、引进,再进行适应自家的环境,现在是自主研发。现在像这种造桥,特别是山区桥梁,应该说中国在世界上属于领先的地位。”

对大桥的建设者而言,不仅有自豪,也有一份心愿。高空作业工人苏玉龙来自云南昭通的山村,他带着“渴望”来这里修桥。

花江峡谷大桥主缆施工工人苏玉龙称:“我小时候上学,要走三个小时。因为从小我就没有走出过大山,看到这种桥非常震撼。也是希望把这座桥修好,渴望我在家乡也能参与修一座桥,这种渴望也是很高的。”

同样对大桥充满渴望的,还有峡谷两侧大山里的村民。贵州喀斯特山区,可耕种面积少,土层薄还存不住水,附近的村民只能种青花椒、火龙果、蜂糖李等一些耐旱作物,没有高速公路,农产品很难快速运出大山。村民的一大心愿,就是拥有自己的品牌。

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花江镇党委副书记徐代惠称:“我们把‘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这个商标已经进行了注册。以前单打独斗的老百姓可以联合起来,把这些农特产品集中起来之后,实现‘黔货’出山。”

村民的另一大心愿就是游客多起来。世界第一高桥的“地标效应”,必将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打卡。靠大桥带动旅游业,贵州一直在实践。根据规划,花江峡谷大桥将打造升级版的“桥旅融合”。通车后,大桥附近将建成可以观桥景的服务区,打造餐饮、购物、娱乐综合体。桥塔上还将开办旋转餐厅,桥面下建设玻璃栈道,峡谷里推广游船观光,桥附近开展蹦极、攀岩、滑翔伞、飞拉达等项目。

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查弢称:“除了桥上能体验、桥下能观光,对关岭本地的一些民族文化也能进行深层次的体验。”

花江峡谷大桥的带动效应不止于此。六安高速是贵州西部的一条纵向大通道,途经了多个能源资源富集县,还串联了黄果树、三岔河等风景名胜区。

贵州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韩洪举称:“六安高速拟于2025年全线建成通车,建成后将是我省西部一条纵向大通道,又是一条能源通道和风景大道。”

除了花江峡谷大桥,贵州近些年还建起了北盘江第一桥、鸭池河大桥、花鱼洞大桥、平塘特大桥等超级工程。截至去年底,贵州已建成2.9万座公路桥梁,世界上前100座高桥有近半数在贵州。贵州以“万桥飞架”铺就了“高速平原”,一举改变了闭塞的面貌。“县县通高速”也让“黔货出山”“网货进山”更加便捷,还吸引了大批游客,带动了乡村全面振兴和百姓增收致富。桥梁和高速也拉近了贵州与长三角、粤港澳、东盟、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时空距离,助力贵州大数据、新能源、特色农业等产业发展。

编辑:刘珊 责任编辑:刘亮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望海热线
xinwenxiansuo@staff.cntv.cn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硬核实力彰显中国力量 从“新地标”看我国桥梁建设向“全面领跑”迈进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