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环境无碍 生活有爱

来源:央视网 | 2024年09月08日 21:44:13
央视网 | 2024年09月08日 21:44:13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的标志。去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施行。数据显示,我国有8500多万残疾人,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97亿,占总人口比重达21.1%。再加上有无障碍需求的孕妇、儿童、伤病人员等,对无障碍环境的需求广泛而迫切。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实施以来,各地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得怎么样?各地在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方面有哪些新做法呢?

牛原幼时因病致残,是深圳市福田区残疾人联合会的工作人员。今天,牛原要带领福田区无障碍地图绘制团队针对辖区内的无障碍设施结合地图进行实地核对。

像很多城市一样,深圳近年来为打造无障碍出行环境,新建了不少硬件设施,但是,光有硬件还不够,如何引导残障人士、老年人等有需要的人群充分利用这些设施,也是打造无障碍环境的重要内容。去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也提出“鼓励地图导航定位产品逐步完善无障碍设施的标识和无障碍出行路线导航功能”,为此,去年深圳市专门为轮椅出行人士、视障人士及老年人等有需要的人群发布了无障碍地图手机程序,出行者打开它就可以依照地图的指引,使用公共场所的各种无障碍设施。牛原当时也参与了程序的研发。牛原和团队今天的实地核对,就是为无障碍地图的进一步升级作准备。

深圳市福田区残疾人联合会权益保障部负责人牛原:“无障碍地图包含这个辖区内公交站点、地铁无障碍通道、周边的公园、无障碍卫生间、政府服务大厅、生活的一些吃喝、一些大型商超,全部纳进去。”

按照无障碍地图的引导,牛原进入地铁益田站,乘坐地铁,再从体育中心站出站,沿途对无障碍设施进行体验。像牛原这样的坐轮椅的人一进地铁站,工作人员就会拿着踏板,提供相应的上下车帮助。地铁站里,各种无障碍设施和标识一应俱全。牛原乘坐电梯、换乘,一路畅通。

除了针对现有的无障碍地图进行现场核对,牛原和团队这次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通过亲身体验,对沿途无障碍设施进行评测。

根据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中的相关规定,“残疾人联合会、老龄协会等组织根据需要,可以聘请残疾人、老年人代表以及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对无障碍环境建设情况进行监督”。牛原这几年,一直为这个城市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做着相关的监督工作。对于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实施以来的变化,他感受很深。

牛原:“作用太明显了,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实施以来,整个福田区范围内,我们所做的整改提升点位已经接近1000个,我们组建社会监督员队伍,每个社区一个,就是在社区里面生活居住的人,经过培训以后去督导、测评相应的点位。”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实施以来,深圳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得到进一步提升。在福田区各个公园以及十字路口,就可以见到不少新型无障碍设施。路面也基本做到了零高差。

去年10月,深圳市又制定了《深圳市无障碍城市专项规划(2023—2035年)》,并于今年1月开始正式实施,逐步开展无障碍城市创建工作。

深圳市残疾人联合会党组书记、理事长董秀:“首先作了顶层设计,我们制定了无障碍环境建设的专项规划,规定了在无障碍建设方面的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便于下一步分步实施;第二是我们打造了无障碍建设方面的很多样板和示范;第三结合深圳作为全球科技创新策源地的优势,利用科技的力量来推动无障碍建设。”

深圳是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的一个缩影。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实施一年来,各地的无障碍设施建设正在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无障碍设施不断补齐和完善,管理水平逐步提升,连续贯通、安全便捷的无障碍环境让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老年人从中受益。

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院长邵磊:“我们看到了这个法实施之后,在很重要的维度上强化了我们的衔接,一个是部门之间的衔接,再有一个从设计有了概念到最后实施运行之间的全过程系统化。”

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不光是建立无障碍硬件设施,也包括发展无障碍信息服务等软件环境——这也是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中的重要内容。无障碍信息服务的发展,正慢慢改变着一些人的生活。

上午九点,视障者王孟琦正在使用手机软件打车去公司上班。王孟琦使用的是读屏软件,这是专为视力有障碍的人设计的屏幕朗读软件。

王孟琦告诉记者,作为一名视障者,只有依靠读屏软件这些特殊的软件工具,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以前,这类软件品种单一,使用起来也并不是很趁手,而现在,可供视障者选择的软件越来越多,功能也越来越强大。

凭借着这些无障碍软件,王孟琦可以和健全人一样工作,他现在是一名信息无障碍工程师,主要负责公司研发的无障碍软件和产品测试。王孟琦就职的公司一直专注于无障碍相关的辅具产品,包括无障碍信息软件开发。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实施,让王孟琦在工作中感受到了点滴改变,也让这家专注于无障碍产品的公司感知到更多变化。

深圳启明无障碍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周江南:“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实施之后,政府、街道、社区大力支持,他们经常邀请我们参加助残或者养老相关的工作,很多企业尤其是互联网相关的公司,他们这方面的产品功能App网站都做了全面的无障碍优化,这方面也给我们公司产生了很多相关的业务。”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施行一年来,我国信息无障碍建设正不断取得新进展:越来越多的软件、手机应用被开发,并投入市场。让视障人“看”电影的耳机、智能轮椅、智能导盲设备、康复机器人等智能终端陆续面市。信息辅助器具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在全国很多地方,电信、政务中心、医院、市民热线等公共服务机构也都相继开通了无障碍服务。

无障碍环境建设涉及不特定多数人的公共利益,当这些“公共利益”和权利受到损害时,按照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相关规定,相关部门又是如何保障的呢?

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检察院公益检察室的检察官付俊和同事,对松江区部分修建的道路的无障碍设施进行实地调查。梅家浜路的中修工程开工时间是2024年5月10日,目前路面和两侧的人行道整修工程正在进行之中。无障碍设施到底好不好,最有发言权的是实际使用的残障人士群体。两位检察官专门邀请了残障人士实地来体验,给下一步的整修提供建议。

发现了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针对梅家浜路正在建设的盲道存在中断,以及未铺设提示盲道的问题,公益诉讼检察官和施工方及时取得联系。对于发现的在建道路中存在不符合无障碍设施建设标准的问题,检察机关将履行公益诉讼的职责,向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书,并督促问题的整改。

2024年5月起,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检察院开展专项监督活动,对全区的30多条新建、改建、扩建道路的无障碍设施建设进行系统排查。

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检察院公益检察室主任王刚:“因为这些道路正是在建设过程中,如果及时发现问题,整改的难度相对也就比较小,同时对于一些后续工程的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等法律的相关规定,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检察院向当地交通部门提出检察建议:交通部门需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督促工程的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等相关责任主体规范建设新建、改建、扩建道路的无障碍设施,及时整改。

截至目前,相关部门已经优化调整、规范施工道路15.5公里,优化完善道路工程设计方案6份,改进正在施工的公交站台、无障碍坡道、缘石坡道、盲道等60余处。

邵磊:“现在从无障碍环境的法律监督来讲,公益诉讼所涉及的面、所涉及到的主体已经非常丰富和多元了,这里面我们看到了几个重要的特点。第一公共利益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精准施策的保护,第二非常基础性的工作、兜底的事情在公益诉讼面前得到了严格的监督和监管,第三公益诉讼有它的扩张性,我们并不是说要通过公益诉讼去打官司,实际上公益诉讼发挥的是行政监督的职能。”

以法治护航,让生活无“碍”。无障碍环境的建设,关系着我们每一个人。我们看到,现在各地都在积极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同时,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仍然存在覆盖不够全面、建设不够系统、地区和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只有各方面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各环节有序贯通,才能建设好更加便利、更加自由、更加安全、更加舒适、更加美好的“无障碍社会”。

编辑:陈平丽 责任编辑:刘亮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望海热线
xinwenxiansuo@staff.cntv.cn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焦点访谈:环境无碍 生活有爱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