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9万列!中欧班列“加速跑”助力中国—中亚合作呈现良好势头

来源:央视网 | 2024年05月26日 17:21:10
央视网 | 2024年05月26日 17:21:10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央视网消息:中欧班列自2013年开行以来,开行数量逐年增加,截至5月25日,累计开行突破9万列,发送货物超870万标箱。这些中欧班列上的货物从哪儿来,又是如何集中和编组才能进入到中欧班列上?我们一起来看记者的探访。

在西安国际港,有很多装满货物的集装箱,这些集装箱将通过中欧班列发往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为了让中欧班列运行效率更高,在2022年10月,西安国际陆港多式联运有限公司和国铁集团、德国铁路公司开行了“西安—杜伊斯堡境内外全程时刻表班列”,全程时刻表班列在国内和国外都严格执行车站停留时间标准,采取“优先编组、优先挂运、优先发车”的原则,有效缩短了中欧班列各环节作业时间。

西安国际陆港多式联运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枭介绍:“西安到杜伊斯堡境内外全程时刻表班列,全程时效12天,较普通班列时效提升了5—8天。目前,我们已经实现每周两去一回的发运频次,在保障运输时效的同时实现了运能提升。”

在货物集结完后,就开始中欧班列的计划受理和临时班列调令申报等工作。在西安铁路物流中心国际港营业部,中欧班列受理员正通过95306货运平台核对班列开行的信息内容,确保准确无误。在核对完信息之后,下一步就到了货物检查环节,中铁集装箱集团的工作人员每天都会按照作业要求对中欧班列的货物进行检查。

完成上述一系列的流程之后,货物就可以被装上中欧班列准备发往目的地了。在出发前,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编组。

西安国际港站指导司机黄超伟介绍:“比如把义乌的车或者宁波的车、宝鸡的车,这些方向来的车汇聚到这个站之后,进行拆解编组,比如通过阿拉山口开往德国汉堡,需要在我们这儿进行整理编组,把共同方向的车编组到一块,然后开往德国汉堡。”

西安国际港站共有线路59条,年铁路处理货运量可达6600万吨,如今的西安国际港站已经是西北最大的铁路物流中心,也是中欧班列在内陆的集散中心。

西安国际港站值班站长路铭介绍,中欧班列从2013年每月两三列到现在日均开行15列左右,每天平均1小时40分钟就有一趟中欧班列在西安国际港站开出或抵达。目前,西安国际港站已经成为全国中欧班列开行量最大的车站。

长安号为中国和中亚合作发展注入新动能

近年来,随着中国—中亚合作机制不断完善,中国与中亚国家合作不断深化。去年,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成功举办。一年来,依托中欧班列长安号,中国—中亚合作持续发展,呈现出全面推进的良好势头。

在西安国际港站,满载日用百货、光伏设备和新能源汽车等货物的中欧班列鸣笛启航,一路向西,预计7天后将抵达目的地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过去一年,中欧班列长安号运行实现突破,常态化开行西安至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等干线,并通过多式联运覆盖中亚五国。

今年二月,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正式投用,西安至塔什干由13天缩短至9天,跨里海班列全程由20—25天缩短至12天稳定开行。随着长安号数字综合服务平台与哈铁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企业可以通过手机预订舱位,了解班列信息、货品状态以及抵港时间,大大提升了交易效率。

哈萨克斯坦集装箱物流从业者苏鲁称:“中亚峰会以来,我们公司每个月的交易量提高了。之前我们每个月发1—15列,现在我们每个月发60列以上。”

依托中欧班列长安号的畅行,中亚特色产品不断引入,从装车到上架销售最快仅需一周时间。紧邻的中亚商品超市,从好奇尝鲜到融入人们生活,来自中亚的各类商品已经越来越受到本地民众的喜爱。入夏以来,西安气温一路走高,超市也顺势推出多种最新到货的哈萨克斯坦冰淇淋,丰富市民选择。

学生崔雅轩称:“我觉得哈萨克斯坦进口到中国的食品,这种半成品或者是加工过的成品越来越多,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密切联系越来越好。”

此外,为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中亚国家人文交流,中国—中亚国际人文旅游专列(西安—阿拉木图)筹备工作进展顺利,计划于今年6月底至7月初实现首发。

编辑:刘珊 责任编辑:刘亮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望海热线
xinwenxiansuo@staff.cntv.cn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突破9万列!中欧班列“加速跑”助力中国—中亚合作呈现良好势头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