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大食物观 福建省“花式渔业”极大丰富百姓餐桌

来源:央视网 | 2024年05月15日 09:50:54
央视网 | 2024年05月15日 09:50:54
正在加载

央视网消息: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对于我们这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解决吃饭问题,不能光盯着有限的耕地,要把思路打开,树立大食物观。福建是“八山一水一分田”,人均耕地面积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不过,依托得天独厚的渔业资源,水产养殖快速发展,极大丰富着百姓餐桌。5月14日的节目,我们去看看福建人的“花式渔业”。

养殖户杨传禄称:“这是我们泰宁的全鱼宴,这就是美丽的大金湖,有机鱼就在这自然生长。”

养殖户王家才称:“我们这个网眼是16公分大的,要3斤半以上才能捕到,小的会自动游出去,让它回去继续长大。”

养殖户林顺兴介绍:“我是南平的一个养殖户,这个就是我们的流水槽,模拟小溪的水一直流。水一直在交换,所以说这里面的溶氧非常充足,鱼一直处于逆游的状态。从一条鱼苗养到成鱼的时候,相当于跑步从厦门走到北京这么远的路程。”

而在海洋渔业大县连江县的“海上牧场”,这两天,养殖户们正忙着为大黄鱼搬家。

记者了解到,连江县养殖大黄鱼需要进行搬家,渔民将网箱里的大黄鱼赶到一起,用捞把挑选1斤以上的大黄鱼,再用活水箱将大黄鱼转移到活水船上,活水船带着大黄鱼来到新家旁,通过U型槽传送到“定海湾2号”上,搬家就完成了。它们要开启半年以上的野化,吃海域里天然的小鱼小虾,养殖户就不再喂饵料了。野化半年以上的大黄鱼,口感和外型更接近野生大黄鱼,不仅价格高出传统养殖大黄鱼四五倍,还不愁卖。

福建漳州东山县是全国最大的鲍鱼育苗基地,全国60%的鲍鱼苗都来自这里。眼下,人们正忙着收获个大肥美的鲜活鲍鱼,送往全国各地。这款受市场青睐的“皇金鲍”,由厦门大学团队花了十多年的时间研发培育而成。它属于绿盘鲍,肉呈金黄色,个头是普通鲍鱼的3—5倍,突破了国内鲍鱼无法养成大规格鲍的技术瓶颈。

来到鲍鱼宝宝的育苗车间,这里24小时供应氧气和循环海水,小鲍鱼最喜欢吃紫菜粉和海带粉,长到一两公分就会被转移到“蓝色牧场”里吊养。

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鲍鱼育苗养殖户陈建生介绍:“绿盘鲍的优势是耐高温、长势快、成活率更高。我们每年的产量是7000万粒左右,和普鲍以前对比,产量提升了30%左右。”

编辑:刘珊 责任编辑:刘亮
点击收起全文
返回顶部
望海热线
xinwenxiansuo@staff.cntv.cn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践行大食物观 福建省“花式渔业”极大丰富百姓餐桌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

原色

天蓝

黑色

藏青

智能导盲

区域指引

返回
声音

×

简体

繁体

拼音

蓝底黄字

黄底黑字

黑底黄字

原始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