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贝达药业董事长丁列明(受访者提供)
“当下,中国在细胞和基因治疗药物研发方面几乎与国际同步,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有机会成为‘领跑者’。”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贝达药业董事长丁列明的提案特别关注我国干细胞产业和基因治疗药物研发进展,他建议完善行业相关顶层设计,发挥各类科研主体能动性,推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丁列明介绍,细胞和基因治疗药物不同于传统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其产品设计和制备工艺复杂,并常随研究理论和技术发展迭代更新,其作用机制、体内行为、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各自具有不同特点,个性化和特殊性突出,因而需要药监部门和科研主体之间加强沟通,并根据行业前沿持续完善技术评价体系。
丁列明建议充实细胞和基因治疗药物评审力量,提高审评审批效率,具体包括建立细胞和基因治疗药物专门审评部门,增加审评人员,增强专业素质和审评能力,提高沟通会议频次;在地方局派设技术指导窗口,就专业问题进行辅导、解答、协调;试行优先审评券制度,推动审评资源大力支持优质项目。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发展组学技术、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新型疫苗、生物治疗等医学前沿技术;“十四五”规划等提出,推动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生物材料等产业,做大做强生物经济。丁列明认为,现有政策可进一步配套相关产业发展的规划布局和政策供给,鼓励开放竞争、高质量发展。
他建议加强产业政策供给,引导国内资金投资;深化国际合作,在不违反人类遗传资源相关管理要求前提下,允许外资在细胞和基因治疗领域投资布局,加速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
此外,丁列明关注细胞和基因治疗药物领域的转化研究和临床应用,建议对具有原创性、核心竞争力的科研项目和科研团队给予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