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形成,往往缘于河流带来的人口聚居,随着人们经年累月的活动,一方人民的文化志趣和精神财富也应运而生。
在“九河下梢”天津卫,纵贯多个行政区的大运河像一个摇篮,孕育了天津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些弥足珍贵的生产生活技艺和人文精神,正作为一个个非遗项目,顽强、蓬勃地在津沽大地上传承。
国家级项目5个、市级项目13个、区级项目38个……这是天津市南开区足以自豪的非遗数字。从与市民文化息息相关的“泥人张”,到顺着运河自苏州传到津门的联升斋刺绣,这些非遗项目宛如流动的血液,为南开人文历史谱写精彩乐章,共同构成这片土地上绚丽多姿的文化产业。
百年传承的“泥人张”
根植于天津市民文化
提起“泥人张”三个字,很多人最先想到的或许是冯骥才先生那篇曾入选初中课文的《泥人张》。故事开篇一句“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道出了“泥人张”在天津传统人文艺术中的地位,也道出了“泥人张”创始人张明山及其后人在这项手艺上浸润百余年的底气。
位于古文化街上的泥人张世家
张明山生于1826年,卒于1906年,曾有“技艺高深、触手成像”的美誉,18岁即得艺名“泥人张”。慈禧太后七十大寿时,朝廷内务府员外郎庆宽进贡泥塑8匣,均为张明山作品,迄今收藏在颐和园。
1915年,张明山生前创作的《编织女工》作品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一等奖、张明山儿子张玉亭的作品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荣誉奖。
泥人张”创始人张明山的作品
泥人张美术馆馆长、泥人张世家绘塑老作坊坊主张宇是“泥人张”第六代传人,他谈起这项艺术百余年间与天津这座城市的缘分。
张宇介绍道,“泥人张”创始人张明山从祖籍浙江绍兴来津后,定居在当时天津老城外西北角的韦驮庙胡同。清末民初海河沿岸商旅云集,南来北往的人常汇集于老城区。也因此,“泥人张”绘塑艺术自诞生起,就深深根植于天津市民文化中,作品题材也多源自丰富多彩的市民百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艺术创作。
张宇
“在天津老城区,张明山经年累月地在市肆、街道观察芸芸众生相,手中塑造的作品才那么传神。最早用于制作泥塑的材料,也源自海河畔的泥土。有意思的是,很多人不知道,张明山本人早期是一位画家,捏泥塑最早只是他的一项爱好,没想到最后这项手艺成了他的招牌,流传至今。”张宇说道。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
百余年历史沧桑,“天津泥人张”泥塑早已作为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传承。谈及对泥塑这一艺术形式的传承,张宇言谈间充满热爱。他直言,对一门艺术的热情,是能否坚持钻研下去的关键。
“虽然我生长在张明山后人的家庭中,看起来继承这份手艺是理所应当,但我接触泥塑艺术的过程,其实更多出于自己的兴趣。”张宇回忆道,“从小我就很喜欢美术,初、高中都选择了美术中学,18岁后,我接手了传统作坊。如今我已43岁,随着这些年不断学习、探索,创作水平也不断进步。从我自身经验来看,想要继承一门艺术,个人的兴趣是必不可少的。”
1998年和2000年,张宇相继在天津市河东区、南开区古文化街开了“泥人张世家”门店。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前,他还曾在日本等国家开展过相关文化交流活动。
随着作品不断问世,张宇的技艺日臻精湛,谈及自己多年磨炼的手艺如何传承,他显得颇为淡然。
张宇的泥塑作品《关公像》
“我一直觉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我能做的就是把泥塑艺术在自己手里传承下去。我所理解的艺术传承,并不是简单地手把手去教,而是要看后来人的兴趣、天分和基本功,和适合的人一起走通这条路,才有可能培养出合格的传人。虽然随着社会节奏加快,越来越少人肯耐下心打磨基本功,静下来慢慢寻找艺术创作的感觉,但我相信只要人们还愿意欣赏泥塑艺术中所蕴含的魅力,这项艺术就一定能传承下去。”张宇说道。
由苏州入津的联升斋刺绣
诠释传统手艺的蓬勃生命力
运河带来的近代生活和市民文化,赋予了“泥人张”蓬勃的艺术创造力。而运河贯通南北的便利交通,也让祖国大地上不同地域间的艺术形式得以有效传播、交融。运河这一头的绚烂艺术,很可能在运河的另一头落地生根、开枝散叶。联升斋刺绣便是其中一例。
联升斋
联升斋刺绣是天津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虽扎根津城已逾百年,名声广布津门,但联升斋刺绣却是正宗的苏绣,这让很多人称奇。
原来,联升斋于1893年创立时,本是“京绣”,曾承接直隶地区军服、军帽制作。光绪30年,苏州著名绣娘沈寿的绣品作为慈禧太后七十大寿寿礼上贡,慈禧大加赞赏,随即责成商部在天津成立女子绣工科,沈寿任总教习,这是中国第一所正式的绣艺学校。
苏绣艺术从此在津门生根发芽,籍此机会,联升斋引进苏绣人才和技术,将苏绣的魅力在天津流传,直至今日。
联升斋刺绣工作人员张娜介绍道,苏绣与湘绣、粤绣、蜀绣并称“四大名绣”,虽然均历史悠久,各擅胜场,但刺绣技术却非一成不变。以联升斋刺绣为例,近现代以来,在保留传统手艺的同时,绣品题材从山水、花草虫鸟、神话人物衍生到更多种类,图案绣制也吸纳了许多西方绘画、摄影的知识,往往细节更立体,光感也更突出。这种适当的推陈出新,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所在。
联升斋刺绣作品《天后圣迹图》
如今,联升斋刺绣每年销售的商品既有刺绣挂画,也有围巾、荷包等饰品,还有定做的婚礼礼服等等。
“即便是在服饰等各色纺织品样式越来越多的今天,仍然有人愿意欣赏手工刺绣的美。特别是近些年,有很多年轻人也会来观看、订购绣品。应该说,传统艺术自有其蓬勃的生命力,刺绣艺术正是如此。”张娜说道。
小丝线有大学问
绣针翻飞间现功力
位于南开区古文化街的联升斋刺绣博物馆,记载着苏绣进津门的这段历史,也记录着联升斋刺绣的工艺细节。养蚕、结茧、分拣、缫丝、上绷、描稿、配丝、绣制,小小一副绣图,背后是养蚕人、绣娘们的偌大心力。
联升斋绣娘虞红妹在刺绣
刺绣的原材料是蚕丝,而北方气候并不适合养蚕。历史上,联升斋刺绣的蚕丝大多通过水陆两途自南方运来。小小蚕丝,背后却大有学问。
“一件绣品动工时,绣娘需要将刺绣的线分成不同粗细,一根线为16丝,一丝为32毛。一根线已经很细,而‘一毛’甚至连肉眼都很难看清。苏绣绣娘学习苏绣的第一步就是用手劈开蚕丝,也称‘劈线’。并非所有绣娘都能运使好较细的线,各种差异,正体现各人功力高低。越精细的刺绣作品,使用的丝线也就越细,不同精细度的作品,价格差异很大,能从几十元到几万、几十万元不等。”张娜介绍道。
不同粗细的绣线展示,最右的“一毛”已细到难以看清
现年50岁的虞红妹是联升斋刺绣的一位绣娘,刺绣手艺是她从苏州老家传习下来的。从还只几岁起,虞红妹就跟母亲学习刺绣,从劈线、穿针到各种针法,她直学到十几岁时,才绣出自己的第一幅成熟的刺绣作品。虞红妹笑着说道,像她曾经那样经年累月地学一门手艺,放在当下社会来看几乎不可思议,既有时间上的坚守,也有身体上的坚持,“刺绣时要一直盯着,一针上一针下,一坐就是小半天,坚持下来很不容易。我自己都不太舍得让我女儿跟我学。”
在刺绣技术上,联升斋刺绣也处处体现着匠人精神。张娜告诉记者,一幅绣品开工前,要有专人描稿,绣娘拿着画稿或照片,对照着选相应颜色、粗细的线。很多绣娘很善于观察,对绣品表现力要求很高。有时,绣小小几片绿叶,为突出层次感,甚至需要五六种不同绿色的线。这样几十年的功夫做下来,何处该转针脚,何处要换颜色,绣娘往往只需看几眼照片就能心里有数。
图中几片绿叶需要好几种不同绿色的线
近年来,作为大运河文化传承保护利用的具体落实工作,南开文旅部门系统梳理了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相关项目的展示、推介正与南开文旅活动紧密结合,为扩大非遗项目影响力提供了平台和机遇。
简体
繁体
拼音
蓝底黄字
黄底黑字
黑底黄字
原始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