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保护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大运河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展现新时代大运河的新风貌,12月24日~30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河北省委网信办、北京市委网信办、天津市委网信办、山东省委网信办、江苏省委网信办、浙江省委网信办、河南省委网信办、安徽省委网信办联合主办,央视网和河青新闻网等大运河沿线八省市重点新闻网站协办的“千问千寻大运河”暨沿着大运河看河北网络主题活动举行。
24日,中央新闻网站、河青新闻网等相关地方新闻网站开设的“千问千寻大运河”网络主题活动专题专栏同步上线。
现在,记者带您走进大运河廊坊香河段,聚焦大运河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领略新时代大运河的新风貌。
中国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水利工程,始凿于公元前486年的春秋时期,由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组成,全长近3200公里,流淌了2500多年,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流程最长、规模最大、使用最久的人工运河。作为中国古代的经济大动脉、交通大通道、文化传输线,大运河对南北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对沿线地区的工农业经济发展和城镇的兴起发挥了巨大作用,与长城一样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2014年6月22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项世界遗产和第32项世界文化遗产。
清晨,满河朝霞,舟楫如织;入夜,桨声灯影,枕河而居……这条贯穿南北五大水系、流经8个省市的人工河道,滋养广袤大地、哺育亿万民众,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大运河如何更有尊严、更加光彩地“活”下去?
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大运河文化带作出重要指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工作方向。
北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北段河道,历史上名称众多,在商周时期称“湖灌水”,秦代称“北河”,汉代称沽水,唐宋时期称潞河,辽代称白河,金代亦称潞水,元代称白河、泗河,明代称白河、白漕、通济河,清雍正四年(1726年)始称北运河。
历史上,北运河上游水系分作三支,即潮河、白河和温榆河。今北运河上游河流主要为温榆河、通惠河、小中河,三支河流与北运河在北京通州区北关闸附近汇合。自通州区北关闸起始,北运河干流流经通州区,从香河县安平镇鲁家务村西北进入县境,流经安平、淑阳、钳屯、五百户4个镇,35个村街,从五百户镇东双街村南进入天津市武清区,至天津市子北汇流口(子牙河与北运河交汇处)入海河,全长143公里。
北运河历史上是一条通向北京的重要漕运河道,是大运河千里漕运的最后一程,漕运于每年三四月开始,至九十月结束。明清时期,北运河漕运进入了最为发达的时期,往来的官、商、客船等每年达数万只,呈现出一派舳舻蔽水、商贾云集、百货积山的繁华景象。
清代后期,海运兴起,加之内忧外患,清政府无暇顾及运河治理,运河淤塞日益严重,北运河漕粮运输走向衰落。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京津铁路通车,1901年清政府宣布废止漕运,漕粮改由火车直接运至北京,“舟车辐辏,万民攒集”的景象从此成为永久的记忆。建国以后,经过清淤扩挖,裁弯取直,形成目前的河道形态。
作为京杭大运河的一部分,北运河香河段是流经廊坊市的唯一区域,上连北京通州区,下接天津武清区,是贯穿京津冀大运河的重要节点。北运河香河段河道长21.7公里,其中2.4公里为冀京界河,6公里为冀津界河。
香河自古就与大运河息息相关。辽代即有多条萧太后运粮河穿境而过。自金代始开潞水漕运,历经元、明、清,香河都是千里漕粮进抵北京的必经之路,“东南民力由今达,西北军储自此供”,堪称“首都之门户,漕运之咽喉”。千百年来,香河人民枕河而居、依河而生,迎纳南北、融汇四方。北运河舳舻相接、帆樯林立的千余年历史进程,同时孕育出了香河的中幡文化、武术文化、民俗文化、戏曲文化、饮食文化等独具魅力的文化形态。
滔滔运河水,悠悠千古情。昔日的运河盛景虽已成为我们这个民族难以磨灭的集体记忆,但是她那厚德载物、包容仁厚、奋发进取的伟大精神已融入到每一位子孙的血脉之中,如运河之水,奔腾不息,流向未来。
文/河青新闻网记者张蕾
河青新闻网编辑肖延昭|频道主编耿硕|频道监制李默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