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同升一面旗,共祝祖国好。从城市乡村到海岛边关,从鱼米之乡到雪域高原,到处升起的“中国红”是最绚丽的色彩。
孟晚舟:月是故乡明 心安是归途
没有强大的祖国,就没有我今天的自由。
感谢亲爱的祖国,
感谢党和政府,
正是那一抹绚丽的中国红,
燃起我心中的信念之火,
照亮我人生的至暗时刻,
引领我回家的漫长路途。
孟晚舟朋友圈
“月是故乡明,心安是归途”。这就是孟晚舟9月25日朋友圈里的一段文字。发这段文字时,接她回家的中国政府包机正飞越北极上空,向着家的方向前行。此时,她已阔别祖国1000多天。终于回来了!飞机已经滑行在祖国的大地上。她说,无数次出发,无数次归家,唯有此次让我热泪盈眶。为什么?听听她落地后说出的答案。
"如果信念有颜色 那一定是中国红"
异国的煎熬和家乡的温度,这就是热泪盈眶的答案。危难时刻,看到那抹中国红就看到了希望。那天晚上,“孟晚舟回家”的消息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媒体上就获得超4亿点赞。这就是民心所向,人民的力量。孟晚舟也说出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话。
1998年国庆天安门广场升起第一面"无缝国旗"
就是这抹中国红给了我们信念,很多人也在用行动守护着她。1998年的国庆节,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国旗有些特殊,这面国旗长5米、宽3.33米,是天安门广场升起的第一面特大号“无缝国旗”,也就是中间没有拼缝,是一面独幅国旗。在此之前,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大规格国旗都是两到三幅拼接起来的。
上海政协委员三次建言 促"无缝国旗"诞生
“无缝国旗”的诞生源于一件政协提案,提案人是曾任上海市政协委员的尹达新。从1994年开始,他为“无缝国旗”三次建言,参与推动厂家技术攻关,最终在1998年7月,上海旗篷厂拿出了我国第一面大号无拼缝国旗,紧接着又成功试制了特大号无拼缝国旗。这是一名普通中国公民对国旗形象的在意,也是对国家形象的维护。从此,这抹中国红以更完美的面貌高高飘扬。
2021年8月27日,东京残奥会男子50米蝶泳S5级决赛的颁奖现场上,让三面五星红旗同时升起的是中国队的郑涛、王李超和袁伟译。这是运动员守护国旗的方式。
航天员:一定要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高高飘扬
时间回到13年前的2008年9月27日,那是中国人首次太空出舱展示五星红旗。
出舱的过程其实并不顺利,花费了近7分钟才打开舱门,轨道舱火灾的警报声又响了起来。为了五星红旗在太空的第一次飘扬,航天员们下定了决心。
玉麦一家人 守护高原国土
这是关键时刻豁得出去的守护。还有的守护,时时刻刻,不止一代人,甚至付出了一生。半个多世纪以来,在祖国边陲西藏的玉麦乡,卓嘎、央宗姐妹俩在父亲桑杰曲巴的带领下,几十年如一日放牧守边。他们在巡边时一路走一路挂国旗,用这样的方式,守护着祖国的领土。
央宗:父亲做国旗用黄色的布和红色的布,黄色是做五星,缝制时用牛皮线把五角星缝在布上。
卓嘎:父亲说,有国旗的地方就是我们的祖国。
有国旗的地方,就是我们的祖国。家是玉麦,国是中国。
在黄海前哨开山岛上,王继才、王仕花夫妇为国守岛30多年。每天坚持升国旗,就是他们守护国家的方式,直到2018年7月,王继才突发疾病去世。今天,开山岛上有了更年轻的守护者,而这对守岛夫妇的故事也被搬上了银幕。
江苏省灌云县开山岛民兵哨所原所长 王继才(生前采访):家就是岛,岛就是国。我们俩的一辈子就是守好这块国土。开山岛虽小,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我每天要把五星红旗高高升起在开山岛上空。
中国故事·那抹中国红
就是那抹中国红,守护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孟晚舟、尹达新、运动员们、航天员们、玉麦一家人、王继才王仕花夫妇,还有每一个我们。而每一个我们也用行动守护着她,用奋斗和创造为她涂上更绚丽的一笔。那抹中国红的故事因此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