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里的共产党员丨李大钊:用赤诚的爱国心谱写“青春之国家”序章

来源:央视网 | 2021年06月22日 09:41
央视网 | 2021年06月22日 09:41
原标题:
正在加载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李大钊

  央视网消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副对联的作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这一联掷地有声的勉语正是他一生奋斗不息的真实写照。

  一袭长袍,两撇黑须,目光深邃,态度从容——临刑前,他慷慨激昂:“不能因为反动派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这是李大钊定格在人民心中最后的形象。

  李大钊将自己短暂的一生全部倾注到建立“青春中国”的革命伟业中,并为之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1889年,李大钊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他自幼父母双亡,靠祖父教养成人。1913年,李大钊东渡日本,就读于东京早稻田大学。留学期间,李大钊无时无刻不渴望中国能够摆脱腐朽衰颓而复活更生,再造青春之中华的梦想充溢心中,一腔爱国之情由笔端喷薄而出,他一气呵成写下洋洋万言的《青春》一文,激起无数热血青年满腔救国豪情。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这篇著毕于日本的文章,发表在1916年9月1日出版的《新青年》第二卷第一号,随后传遍大江南北,对中国旧文化、旧思想、旧政治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1916年,李大钊回国,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兼经济学教授。任职期间,李大钊和陈独秀等人一起高举反帝反封建大旗,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大潮。

  “人生的最高理想,在于求达真理。”1917年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苦苦探求中国未来道路的李大钊备受鼓舞和启发。他率先在中国系统地宣传马克思主义,连续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他满怀信心地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1919年五四运动后,他更加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李大钊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奠定了思想基础。

  1920年初,李大钊等革命家开始商议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同年秋,他领导建立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和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并积极推动建立全国范围的共产党组织。

  1927年4月,在反动军阀的白色恐怖中,李大钊被捕入狱。他受尽各种严刑拷问,始终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最终惨遭反动军阀杀害,牺牲时年仅38岁。

  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

  今天,李大钊为之付出生命的中国共产党已是世界第一大政党,他为之奋斗的国家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距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来越近。

编辑:孙洁 责任编辑:刘亮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课本里的共产党员丨李大钊:用赤诚的爱国心谱写“青春之国家”序章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