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尽忠职守的扶贫干部
1000多个日日夜夜扎根在蒌根村
把笑容印在每位村民的心里
带领每家每户致富
他也是一名舍我忘我的检察员
扎根检察事业29年
用生命书写着执检者的冷暖人生
他就是2020年度法治人物候选人
生前系海南省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
驻儋州市木棠镇蒌根村驻村第一书记的
王才东
幸福来敲门
2015年7月,王才东响应组织委派,来到儋州市北部木棠镇蒌根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扛起扶贫的重任。
处于火山石地带的蒌根村,土地资源贫瘠,降水较少,交通闭塞。全村303户1716人,人均年收入仅2000元左右,贫困户就有104户565人,低保户16户48人,贫困人口占了全村的三分之一。
为了尽快扭转村里的窘境,王才东报到的第一天便开始了挨家挨户的走访调查。14天的时间,他便将303户村民的具体情况了然于心。
首先解决用水安全,这是他走访后给自己下的第一道军令状。村民们喝不到干净的水,何来致富?可是引水,需要钱。王才东为了引水资金,多方奔走争取,引水工程方才顺利落成。他让1716人告别不合格井水,喝上了送到家门口的自来水。
忙完引水,王才东又开始筹备修路。蒌根村入村路坑洼多年,村民们出行难,外来人想进村更难。“路通才能财通”,这路王才东说非修不可。他不厌其烦地往政府相关部门跑,数不清去了多少回当地交通局、扶贫办、民政局等部门。2017年1月22日,进村的土泥路华丽“变身”,村民们从此踏上了通坦的水泥路。
紧接着,他又一鼓作气,全力改善村里基础设施。他先后申请协调帮扶资金,修建了新的村委会办公楼、新文化室、新篮球场……
一手抓村貌改造,一手抓产业建设。蒌根村耕地少、土地贫瘠,自然环境较为恶劣,常规农牧业受到严重制约。为了攻破这道难题壁垒,王才东牵头制定了《关于儋州市木棠镇蒌根村委会的扶贫方案》,努力实现“造血式”扶贫,逐步形成特色种植业、饲养业、劳务输出,兴建加工企业,形成脱贫致富“四驾马车”并驱局面。
驻村工作四年来,王才东累计引进帮扶资金81万余元,指引贫困人口外出打工242人;帮助吴家昌、吴三贤等3名村民合资创业,筹资建环保砖厂2个,解决贫困人口就业38人;争取到贫困户子女教育补助资金85.41万元,自掏腰包2.1万元;争取到上级单位资金315万元,帮助63户符合条件的贫困户、低保户进行危房改造或修缮;同时,他还帮忙代缴新农合费用33.627万元……1000多个日日夜夜,王才东扎根在蒌根村,把笑容印在每位村民的心里,带领着每家每户致富。对于村民们而言,他的到来如同幸福来敲门,让脱贫致富不再是梦!
执检冷暖并重
1990年,王才东成为了一名检察干警。自加入检察队伍那时起,他就认真履行刑事执行检察的监督职责,不枉不纵、铁面无私,守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在监狱和看守所里,王才东不仅认真监督监管人员,对服刑人员更是关怀备至。1997年下半年他刚到某看守所负责检察监督工作,就发现了“牢头狱霸”现象,对此深恶痛绝的他深入调查,铁腕整治,先后处理相关违法行为6起38人,使其所驻地成为一家让在押人员安心改造的看守所。
几年前,二分院辖区内的乐东监狱发生了短期服刑犯结伙殴打他犯的“3·11”事件。接到驻监检察人员报告后,王才东和时任处长胡俊东同志迅速介入,指导狱侦部门对案件进行侦办。最终,4名主犯被乐东县人民检察院以涉嫌破坏监管秩序罪提起公诉,并在监狱中公开审判,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至1年3个月不等的刑罚,该案也被列为海南省“服刑罪犯再犯罪”的典型性案例。
王才东不仅是高墙内严厉的执检人,也是温暖的执法者。到监狱、看守所进行巡回检察,常规做法是先听报告再看现场、看细节,但王才东却与众不同,每到一个地方,他常常不打招呼直奔厨房,看看犯人吃的食品是否安全,他认为犯人吃住是否规范,是检察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
王才东还非常注重做好普法教育工作。有一次,他接触到4名被判处缓刑的未成年人,他们害怕再次回到学校。为做好跟踪教育,王才东会同监管民警第一时间到学校与校长、班主任沟通,做好四人缓刑后的教育衔接工作,同时对四人进行心理疏导。担任扶贫第一书记后,他也积极组织蒌根村村干部和村民到二分院接受普法教育,促进蒌根村的法治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在高墙外,王才东的人性化执检理念也处处彰显。曾在乐东监狱服刑的文某,出生于1938年,被判刑时已是六十花甲之年,在狱中10年时间里,他无信件、无汇款、无亲属会见,被称作“三无”犯罪人员,因此,文某对刑满释放充满了恐惧。王才东多次找文某谈话,解除其心理负担;另一方面,他与监狱方面一起联系乐东县民政局、司法局等单位,把文某送到了一家敬老院。
对刑满释放人员的回访,也是检察人员的必做工作。二分院的辖区大多在中西部山区,而王才东在进行回访时却专门挑那些最偏远的地方去。他总是说:“偏远地区经济条件困难,我是个苗族人,比较好跟他们沟通。”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拉近与回访对象的距离,他大多都是在人们干活的时间到田间地头去进行回访,所以常常会错过吃饭时间。
当司法体制改革启动第一批员额检察官遴选时,王才东主动放弃了入员额,说要把机会留给年轻人;当他在二分院分到一间小小的宿舍时,他说:“单位住房紧张,我去扶贫经常不回来,门就不锁了,谁要休息就去住。”就是这样一名“无我”“舍我”“忘我”的检察员,扎根检察事业29年,用生命书写着执检者的冷暖人生。
牵挂时常在
2019年6月,王才东因为身患肺癌入院治疗,村民们纷纷到医院看望他。大家劝他好好养病,他却在念叨着村里的事、村里的人。王才东的心很大,大到牵挂着蒌根村的一切:村里硬化路是否已经修好,路灯是否都亮了,大学生们是否都顺利拿到上学补助……可是王才东的心也很小,小到装不下自己。2019年8月1日,王才东因病情恶化治疗无效离开人世,此时他距离60岁退休,仅剩下25天。
王才东的辞世,让家人悲痛欲绝。妻子心里怨他一辈子都忙着照顾别人,却没照顾好自己。儿子王梓杨子承父业,如今也是一名在扶贫一线战斗的共产党员,下乡扶贫时,他总爱开着父亲留下的那辆车……
现在,村里的硬化路到了晚上总被路灯照得锃亮,村民们也像王才东当初所想的那样走街串户方便自如;念书的孩子们假期回来看到家乡的变化,却再也看不到王才东……王才东的牵挂幻化成了夜空中最亮的星,时刻照耀着蒌根村。大家对王才东的思念也转化成昂扬的斗志,鼓舞着当代检察人砥砺前行。
他手擎信念火炬
扎根扶贫一线
燃尽了自己
却照亮了无数村民脱贫致富的道路
王才东不负检察使命
用初心铸检魂
向他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