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播: |
CCTV-1 |
6月22日19:38 |
CCTV-新闻 |
6月22日19:38 |
|
重播: |
CCTV-新闻 |
6月23日03:45 |
CCTV-新闻 |
6月23日05:45 |
视频截图
视频截图
视频截图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丝绸之路横跨欧亚大陆,长约10000公里,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它不仅是一条商贸之路,更是一条文化之路。今天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被审议通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位于陕西西安市的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是这次丝绸之路的遗址点之一,当年宏伟的宫殿建筑群早已被摧毁,能看到的只是残存的石座和地基。但是两千多年前,就是在这个西汉的皇宫所在地,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迈出了联通西域的第一步,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由此正式开启。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之间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近两千年以来为人类的共同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此次入选的“长安和天山廊道路网”见证了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16世纪期间,亚欧大陆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之间的交流,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相关标准。
唐朝时在新疆地区天山南北两侧,我国先后设立了军事、政治文化中心——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也就是今天的高昌故城、交河故城、以及北庭故城所在地,这些城池当时驻军多达数万人,保卫着边疆的安宁,也保障着丝绸之路的安全畅通。
汉唐时期,随着国力的增强,这条道路上的贸易日益增多。东西的商人、使节还有僧侣,沿着张骞的足迹,穿越沙漠、草原、戈壁,给中原带来了印度、阿拉伯、波斯和欧洲的玻璃、红酒、胡萝卜、菠菜、葡萄、核桃、马匹、香料、犀牛、狮子,包括宗教、科技和艺术,带走了中国的丝绸、漆器、瓷器和四大发明,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渐渐形成。
丝绸之路在唐朝达到鼎盛时期,大量的外国商人和使节来到长安。占地面积1600亩的长安城的西市,在最繁荣的时期,经营着衣帛、酒肆、珠宝等220个行当、四万多家来自世界各地的商户汇集于此。这里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商贸中心,而联系各国的纽带——这条横跨亚欧大陆的丝绸之路,也成为举世闻名的国际商品贸易和文化交流之路。
今天除了丝绸之路,同时被审议通过的还有中国大运河项目,至此中国世界遗产已达47项。无论是大运河,还是丝绸之路,它们都曾见证辉煌,都是人类共有的记忆。今后它们也都将站在新的起点上,为人们的交流与发展提供更大的平台,这也是对世界遗产最好的保护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