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市寒流来袭,别怕,正好降降虚火

  都说上半年的电影市场不太好,业界人士叹曰:“今年是小年。”有数据为证:全国电影票房246.86亿元,同比增长21.9%,远低于2015年同期50.3%的增幅。今年暑期档,几部主打国产电影的市场表现没有一部达到预期,去年还有《捉妖记》《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煎饼侠》三片争奇斗妍,今年却连一部量级与之匹敌的作品都难找出来。大银幕上充斥着“小鲜肉”、“大IP”,纯爱、青春、玄幻,看起来和去年一样热闹,实际上真正能成为社会话题的,很抱歉,一部也没有。拿笔者本人来说,上半年能吸引我买票走进影院观赏的国产电影用一只手就能数过来。

  是因为影片粗制滥造吗?相反,技术上来说,这些影片的制作十分认真,主角精心挑选高颜值当红明星,摄影、美术等幕后班底也多如雷贯耳。尤其是玄幻题材影片,几乎从头到尾挤满特效镜头,成本投入之高可想而知。既然都是认真做电影,为什么今年的果子没有去年的甜?

  在围观了某影评网站上对暑期国产电影排山倒海般壮观的影(tu)评(cao)之后,我发现观众的槽点总结起来无非是两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故事和人物。一部电影不管画面多精美,演员多养眼,服装多华丽,只要故事逻辑有硬伤,或者人物无法共鸣,下场一般都很惨。《大圣归来》可以靠“自来水”爆冷大卖,同样打“情怀”牌的《大鱼·海棠》票房却未达预期,而后者被诟病最多的就是故事。大同小异的题材,外表华丽内里空洞,大家依稀找回了2002-2007年大片满天飞的印象,只是这次飞的不是武侠片,而是青春片、奇幻片、爱情喜剧片。虚无缥缈的人物也让观众无力吐槽,来来回回的几位偶像明星,在类似风格的电影中平移,看得人直犯脸盲症,就连大明星们也被特效大片简单粗暴的剧情拖累,演技退化。

  国产电影的一大故事来源是网络文学。网文是“冰淇淋文学”,甜美可口,尝过就忘。优点是情节推进迅速,人物爱恨纠缠,看得过瘾,缺点是格局小,太单薄,撑不起一部电影的分量。现在回头看,《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为当代国产青春片打响头炮,并非偶然。虽然它是一部青涩的导演处女作,却自有动人之处。编剧李樯将校园职场三角恋变成了一部成长电影,展现了大时代下不同个体的人生选择。但是随后的诸多跟风之作,许多项目方只看到“车祸”“堕胎”“绝症”等等表面桥段,将其发扬光大。结果,绝大多数同类电影都淹没在“为虐而虐”的桥段中,似乎“爱情”二字就是一切的理由、全部的答案、所有不合理行为的尚方宝剑。《致青春2》里的男女主角非要矫情地不跟对方在一起;《夏有乔木雅望天堂》的男一号因爱之名去杀人,偏执到近乎恐怖。强行感动,强行戏剧高潮,全力迎合少男少女的臆想,不惜用套路取代真情。这背后更大的现实则是,项目运作盖过了文艺创作。

  正如陈可辛所说,“如果电影可以按照标准配方来拍,谁都能成功,实际上电影需要冒险的创意。”然而资本却追求稳定回报。这组天然矛盾,在电影百年历史中始终存在,创作者和投资者一直在掰手腕儿,谁胳膊粗谁说了算。当下是商业比艺术胳膊粗,所以商业占了上风。而每遇到一部作品成为黑马,就会圈进一批新的资本方进来。

  这些非专业资本对做好一部电影的理解往往是:一,什么题材赚钱就拍什么题材;二,花足够多的钱找一线明星;三,搭配大师级班底。这三大策略看似完美规避风险,从艺术创作的角度看,却都有问题:一,现在最赚钱的题材未必将来继续赚钱,反而可能因为跟风失败而扑街;二,一线明星不见得适合这个角色;三,大师们的风格未必兼容,而且,无论是美术大师、摄影大师还是配乐大师,说到底都得为故事和人物服务。而主导艺术创作的导演,数量又远远供不应求。最后呈现出的影片经常是,经验能力欠缺的导演执导一部商业片,故事充满套路,演员均为偶像,整部影片不差钱,就差情怀。

  文化产品是需要时间沉淀和情感投入的,跟流水线复制的快餐食品不一样。创作者与其纯粹功利地去研究市场需求,不如扪心自问:我要把怎样的讯息传递给观众?我要和观众交流什么样的情感?

  印象极深的一件事,是去年年底,一天之内坐了两趟出租车,两个中年老司机不约而同地问我:“《老炮儿》好看吗?”我很意外,因为同期还有好几部商业大片上映。其中一位说,他十四岁的女儿刚和同学一起看过,他也想看。这部事先不被看好的电影最终逆袭,票房超过9亿,把平时不看电影的观众也拉进了影院。

  话说回来,上半年的寒流倒无需太过担忧,这不过是螺旋式上升中遇到的小小坎坷,正好给业界降降虚火。正如五年前武侠电影的退潮,让业界不得不绞尽脑汁发掘新题材,如今商业性的过度扩张,也让电影的艺术属性凸显出重要性。说到底,电影人行走江湖,靠人脉靠经营,归根结底还得靠作品说话。有柳暗,就有花明,在短暂调整之后,期待国产电影迎来下一个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