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

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

携手防治荒漠 共谋人类福祉


头条报道

习近平致信祝贺《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高级别会议召开 贺信全文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高级别会议11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向会议的召开致以热烈的祝贺,向出席会议的各国代表、国际机构负责人和各界人士致以诚挚的欢迎,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重要报道

【防治沙漠化·库布其在行动】风积沙做透水砖 “点沙成金”梦成真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提出,要在治理沙漠化的过程中更为积极的“用沙”和“治沙”,甚至是将沙漠风积沙作为原材料发展成一系列的“沙产业”,将是我们征服沙漠、利用自然的方向。而今天,“点沙成金”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9月19日,记者参观了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一家环保砖厂,来自库布其沙漠的风积沙经过与其它材料合成加工后,已然变成了建设海绵城市过程中最基础的建筑材料——透水砖。

“十三五”中国将依托防沙治沙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8日,在《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期间举行的“防沙治沙与精准扶贫”边会上,国家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十三五”时期中国将统筹治沙治水与治贫致富共赢,促进更多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中国科技治沙边会

9月7日,中国国家林业局联合《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共同召开中国科技治沙边会,以加强各缔约方开展国际合作,共享科技治沙成果,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在荒漠化防治中的作用。

国家林业局总经济师:中国科技治沙成效明显

“中国政府不断加强科技治沙工作,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中国国家林业局总经济师张鸿文7日晚间在此间举行的中国科技治沙边会上面对中外专家作此表述的。

国家园林城市背后的生态传奇故事

三年前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的鄂尔多斯,身后既是鄂尔多斯人把“城市建成花园”的决心,更是鄂尔多斯荒漠化治理的生态传奇故事。

筑起防沙治沙的绿色长城 中国防治荒漠化成就展举办

在《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召开之际,国家林业局在内蒙古鄂尔多斯举办了《筑起生态绿长城》——中国防治荒漠化成就展。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内蒙古鄂尔多斯举行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从9月6日开始到9月17日在鄂尔多斯举办,今年的大会以“携手防治荒漠 共谋人类福祉”为主题。《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与《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并称为“里约三公约”,旨在全球范围内开展荒漠化防治,推动土地荒漠化防治、治理和恢复,《公约》的最高决策机构是缔约方大会,每两年召开一次。在本次大会期间将举行大会全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履约审查委员会会议、高级别会议等会议,同时还安排了东道国活动。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开幕

9月6日上午,《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开幕。来自196个缔约方的正式代表约1400人与会,共商全球防治荒漠化大计。

筑起防沙治沙的绿色长城 中国防治荒漠化成就展举办

在《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召开之际,国家林业局在内蒙古鄂尔多斯举办了《筑起生态绿长城》——中国防治荒漠化成就展。展览以新中国68年防沙治沙历史为时间跨度,全方位、多侧面展示中国政府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防治荒漠化艰苦卓绝的历史,取得的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中国防治荒漠化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中国科技人员和沙区人民在治沙中的非凡智慧,中国人民在防治荒漠化中的感人故事和精神力量。向世界展示了防治荒漠化的“中国态度”、“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成就”和“中国精神”。

风从草原来 内蒙古:发展现代农牧业的“大牧场”

在库布齐沙漠东部的风水梁产业园区,“养獭兔”让不少农牧民走上“致富路”。就在几年前,农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入驻这里,免费提供住房、兔舍。农牧民只需购买种兔,再把它养大卖给企业,就能获得不少收入。

【治国理政新实践】治沙中国经验被点赞

打井取水、植树种草、草原禁牧……经过20多年的治理,库布其沙漠年降雨量由不足70毫米增长到300毫米以上,沙尘天气次数减少95%,生物种类由十几种增至100多种。如今的库布其,1.1万多平方公里的沙漠得到治理控制,300多亿元的沙漠生态经济产业充满生机,10万农牧民通过生态环境改善,创业就业,增收致富,人均收入由1990年不足400元增长到了1.4万多元,“沙窝窝”变成了“金饭碗”。

库布其:向世界提供防治荒漠化“中国方案”

库布其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是距离北京最近的沙漠。恶劣的生态是当地农牧民贫困的根源,也曾是北京风沙病痛的源头。30年的治沙经验告诉库布其人,治沙不能对着干,要尊重顺应沙漠,要将“绿起来与富起来相结合”“生态与产业相结合”“企业发展与生态治理相结合”,要将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

风从草原来:有一份来自草原的“幸福”请查收

在鄂尔多斯,眼前这片沙化的面积,在上世纪末达到总面积的80%。但沙漠化的威胁却被这里的党员干部群众改变。30多年间,他们把一棵课树种下,让万多亩沙地变成了绿洲。这片绿洲的“守护者”叫殷玉珍,是一名老党员。32年的坚持,她带动周边农牧民造林治沙,近10万亩的荒沙彻底披上了绿装。

独家报道

“治沙英雄”殷玉珍:大漠孤独,我拿盆扣住路人的脚印

她是一名毛乌素沙漠中的农家女,是一位与沙漠拼搏的斗士,更是一名誓将一生献给治沙事业的女强人,她叫殷玉珍。殷玉珍身上承载着许多荣誉。内蒙古自治区“三八”红旗手、全国绿化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防沙治沙十大标兵个人称号、在联合国2005年全球千名妇女诺贝尔和平奖提名会议上,入围诺贝尔和平奖提名……这些,统统都与一件事有关——种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