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8月26日播出):
60年来,中国的金融业经历了从功能单一的存贷款,到多元化现代金融体系的转变。正是得益于这种转变,稳健的金融体系帮助中国成功地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保持了经济的平稳运行。
记者:“ 英国的《银行家》杂志每年都要对全世界最著名的1000家银行进行综合实力的排名,在最新一期的排名中,我国的工、农、中、建四大商业银行已经全部跻身到世界的前25名。”
英国《银行家》杂志 资深编辑布赖恩·卡普兰:“现在中国银行业是世界级的,盈利能力也是世界最强的。”
而在六十年前,摆在新生的共和国面前的,是物价飞涨、经济崩溃、金融混乱。在国民经济恢复初期,我国迅速建立起与计划经济体制配套的国家银行体系,当时内地唯一的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既发钞票、又办储蓄,赵海宽就是新中国的第一代信贷员。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原所长赵海宽:“信贷投放完全是按计划发放的,有人曾概括为银行是社会的总会计和总出纳。”
金融业在最初30年里,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改革开放后,打破了“大一统”的银行体系、逐步建立起的现代金融体系,更是实现了中国金融业在世界舞台的崛起。
人民银行承担起宏观调控的重要职能,商业银行、资本市场、保险公司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显著放大,银行业提供的贷款量占到全部社会资金需求的80%以上,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确保了金融体系的健康;稳健的金融体系也让黑龙江最普通的农民与国际金融市场联系到一起。种大豆的何树文,现在经常牵挂南美洲的天气。
黑龙江农民何树文:“有没有雨啊,它那边库存结转多少,美国转库存多少,这都涉及到第二天咱们中国大豆怎么走势。”
老何买卖大豆靠的是现在很多城里人还没用过的期货交易。几年前在交易所接触到套期保值这些新名词,从此卖大豆再也不是商贩说了算。现在研究了几大洲的交易情况、气候变化和原油供求,大豆价钱下一步是涨是跌老何心里全有了谱。几年下来,看着行情种大豆、卖大豆,几乎年年都卖了好价钱。
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过去三十年来,我们经济发展比较快,比较平稳,应该讲金融业在资金的提供,在支持经济发展上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六十年来,我国已拥有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5600余家,银行业资产总额73.7万亿元;股票投资者开户数超过1.3亿,沪深股市总市值达到23.57万亿元;全国保费收入超过9000亿元,我国正成为新兴的保险大国。
相关链接:
责编: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