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8月22日播出):
60年来,从有没有到够不够再到今天的好不好,我国能源资源工业不仅支撑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而且彻底改变了百姓的生活方式。
这是不久前在甘肃酒泉刚开工建设的世界上最大的风电基地,建成后每年为我们提供的电力相当于三分之二个三峡工程。
然而新中国成立的时候,煤、电、油这些重要能源,我们几乎没有。
这是在开国大典上,毛泽东按动电钮,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景象。当时为了这一个动作,北京城唯一的供电部门足足准备了三个月。
那时候,全国的电加起来只有43亿度,还不到现在北京一个区的用电量。因为没有电,城里老百姓几乎全是点油灯;因为没有油,街上跑的汽车大都背着个煤气包。 1959年大庆油田的发现让我国一举甩掉了贫油的帽子,到1978年我国已建立起基本的能源资源供应体系。但改革开放带来的年均GDP9%以上的高速增长,让供血不足再次成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三峡电站。1992年,国家决定建设三峡工程。
从三峡工程开始,市场手段改变了我们原有的造血机制,前30年我们建多少、用多少,后30年是市场需求多少,我们建多少,国家的能源资源建设也步入快车道;水电、风电、核电等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由建国初的3%提高到现在的9.5%,能源资源结构更加优化。
如今,我国的煤炭产量近28亿吨,居世界第一位。
全国发电装机超过8亿千瓦,增速世界第一;
原油产量近2亿吨,居世界第五位。
相关链接:
责编: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