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位突破1998年历史极值,如今防洪抗洪比当年强在哪儿?

来源:央视网

发布时间:2020-07-13 作者:央视网评论员

核心提示:6月以来,全国多地连日发生暴雨,造成洪涝地质灾害频发。进入7月,雨势没有减弱,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造成27省(区、市)3789万人次受灾,141人死亡失踪,224.6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125.8万人次需紧急生活救助;2.8万间房屋倒塌;农作物受灾面积3532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822.3亿元。

6月以来,全国多地连日发生暴雨,造成洪涝地质灾害频发。进入7月,雨势没有减弱,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造成27省(区、市)3789万人次受灾,141人死亡失踪,224.6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125.8万人次需紧急生活救助;2.8万间房屋倒塌;农作物受灾面积3532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822.3亿元。

近期,长江、淮河等流域,洞庭湖、鄱阳湖、太湖等湖泊处于超警戒水位,重庆、江西、安徽、湖北、湖南、江苏、浙江等地发生严重洪涝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防汛形势十分严峻。例如,7月12日0时,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水位超过1998年历史水位,也标志着我国最大淡水湖水位突破有水文记录以来的历史最高值。

(图中蓝色区域为7月2日鄱阳湖的水面覆盖区域,红色区域是7月8日鄱阳湖新增的水面覆盖区域,中小流域沿线水域面积向周边扩展明显。

暴雨、洪水、1998……这些词语在很多人的记忆里并不遥远,让人不免想起当年洪水肆虐、惊心动魄的场面。这些年来,我们的防洪抗洪能力究竟得到了哪些提高?是否足以化险为夷?这是人们当前极为关心的问题。

1.防洪体系已形成

上游拦洪:从无库可用到库群“联调”

1998年长江大洪水时,三峡工程刚刚在1997年实现大江截流,而长江上游也没有一座可以用于调度拦蓄洪水的水库,1998年投入使用的二滩水电站也是2011年才真正落实防洪库容。

今天,长江防洪能力今非昔比,防洪体系已初步形成。经过多年努力,长江流域已基本形成了以堤防为基础,以三峡水库为骨干,其他干支流水库、蓄滞洪区、河道整治工程相配套的防汛抗旱工程体系。


2008年,三峡水库成功实现175米试验蓄水,长江水利委员会开始研究三峡水库防洪调度。经过几年的科学研究,2009年《三峡水库优化调度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复。按照这一方案,三峡水库拥有221.5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在科学调度的前提下,可以抗击1998年级别的洪水,基本不用启动分洪区。特别是长江上游水库群的陆续建成,对长江流域防洪的联合调度效应开始形成。

联合调度的上游水库群,从2012年的10座、2013年的17座,到2014年达到了含三峡水库在内的21座。长江上游21座水库群的防洪库容总计363亿立方米,可以拦蓄洪水、削减洪峰和错峰,为中下游减少65亿立方米的洪量。到2022年,上游两个大型水库陆续投入使用,还将增加100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

长江流域在干支流上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5万多座,总库容3500多亿立方米,其中已建成和基本建成的较大作用的防汛水库共52座,总防洪库容达627.85亿立方米,通过实行流域梯级水库统一联合调度,可有效缓解中下游防洪压力。

此外,国家对长江防洪体系中重要的一道防线蓄滞洪区,实行围堤加高加固、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等工程的建设,为蓄滞洪区运用创造了一定条件。据了解,长江中下游干流安排了42处蓄滞洪区,总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有效蓄洪容积近600亿立方米。

2.防洪“长城”更加坚固

堤防挡水:从“千疮百孔”到“钢铁长城”

如果说大大小小的水库大坝是长江防洪的安全堡垒,那么坚固的堤防就是护卫防洪安全的“水上长城”。

1998年的大洪水,荆江河段1700多公里超警戒水位,24处溃口,最高峰时,48万人上堤抗洪。仅湖北,1998年就有4974处险情,重大险情540处,其中34处为溃口性险情。

1998年后,国家和沿江各省投入大量资金对长江干堤进行加固维护。1998年底,国家全面启动加固长江干堤工程。国家对长江干堤的投资,仅1999年的投资,就相当于新中国成立后所有投资的总和。到2002年,经过4年的建设,跨越鄂、赣、湘、皖四省的长江中下游干堤加固工程基本完工。

(2020年7月13日,江西九江,航拍长江九江市水位,闸口封闭加固,阻挡洪水进入城区。)

在长江干堤加固工程启动后,国家又开展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建设。“隐蔽工程”分布在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省,共28个项目,总投资64.9396亿元,共涉及堤防长度1935公里,河势控制项目涉及河段长630公里。

2005年至今,国家及沿江各省也加强了堤防维护整治,3570多公里的干堤得到史无前例的加固。国家已对长江中下游河道、堤防进行了加高加固等综合整治,基本完成了中下游干堤的达标建设,有效提高了中下游河段的防洪能力。

经过20多年的建设,如今的长江大堤,已成为固守长江两岸的“钢铁长城”,与1998年不可同日而语了。

3.抗洪机制更健全

实现责任从上到下、从面到点的全覆盖

近年来,我国政府已将制定突发灾害和公共事件应对措施、主动防范风险提高到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保障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位置。2006年1月份国务院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水旱灾害被列为自然灾害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首位。国务院首批发布的5个自然灾害类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中包括了《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在应急管理体制与机制的不断加强下,如今的长江防汛机制比以往已经大为改进。从长江委、沿江各省防指到沿线市县防办,长江防汛的体制机制日益健全成熟。

长江沿线各地都已经形成了成熟的责任机制,防汛责任从省长、市长层层传导到县长、乡长各级防汛责任人,将责任明确到具体岗位、具体工程、具体人员,实现责任从上到下、从面到点的全覆盖。责任制是落实防汛工作行之有效的办法,它就像一根巨大的发条,一下子激活了全部链条的每一个环节,让防汛的每一项工作扎实有序地运转起来。

4.防洪手段更加科学

科学预警 实时监测:从人工测报到自动监测

沿江洪汛真相,是长江防汛的调度与决策的依据,对全流域防洪举足轻重。

及时获取信息,提前了解趋势,准备才能更充分,应对才能更从容。从会商研判到决策指挥,从预报预警到信息共享,从精准定位到实时监控,相较于过去,长江防汛的重点环节和部位都得以升级完善。

1998年汛期,报汛用得最多的是“打电报”。水位流量靠的是人跑过去测,然后回来用电报传输。如今人人都有手机,指挥、调度、协调、沟通快捷。更为重要的是,长江流域所有的水雨情监测都实现了自动化,依靠现代化的监测站点和设备,自动报汛。

现代通信和监测手段的运用,已使长江流域汛情监控系统发展到了“当年不可想象”的地步。长江上游实行联合调度的水库与长江防总之间已建成了网络专线,可实现信息的推送、交换和共享。现在,20分钟以内,全流域所有报汛站点的信息可汇集到长江防总30分钟以内可报至国家防总。事实上,很多信息10分钟之内就到了。

技术手段的进步,不仅为防汛指挥决策提供支撑,也提升了防汛的信息化水平,使工作更高效,行动更有力。如今,大到卫星云图、工程布局,中到水利工程运行状况、实时水情,小到闸门启闭、道路积水情况等等,长江防总指挥部都能洞察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气象水文预报预测技术的大幅提升,提升了预报精度、准度。同时,指挥体系建设、防汛预案设置等,都比18年前完善了许多。这些非工程体系建设,织就了一张全面、专业、快速、灵活的防洪体系保障网络。(综合自新华社、环球网、《新民周刊》)

本文首发于央视网《见识》栏目,可关注微信号“央视网”查阅。

版权均属央视网所有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央视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央视网出品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