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大爱——上海“双医”家庭的抗疫故事

来源:新华网  |  2020年05月15日 14:59
新华网 | 2020年05月15日 14:59
原标题:小家大爱——上海“双医”家庭的抗疫故事
正在加载

  新华社上海5月14日电 题:小家大爱——上海“双医”家庭的抗疫故事

  新华社记者袁全、仇逸

  相隔79天后,一家人终于再一次拥抱在一起——4月14日,上海市南翔医院主管护师刘芬结束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平安回家,丈夫和儿子向她送上了一捧代表爱慕、光辉和忠诚的向日葵。

  “最美的逆行者,我和儿子都在等着你早点平安回家。”1月27日晚,上海市南翔医院主管护师刘芬在出发驰援武汉的路上收到了丈夫发来的信息。

  刘芬启程时,身为外科主治医师的丈夫唐志金正在医院值班。由于无法为妻子送行,唐志金只能通过发信息表达祝福和挂念。“这次没能去送她奔赴抗疫一线,虽有些遗憾,但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所有的牺牲和奉献都是值得的。”

  刘芬出发支援武汉时,10岁的儿子正患肺炎住在儿童病房,夫妇俩只能更多地把孩子交给同事照顾。“我最不忍心放下的还是正在生病住院的儿子,幸亏有家人的支持和同事的帮助。”刘芬说,虽然当时家庭确实有困难,但形势严峻,武汉告急,身为医务人员她必须冲锋在前。

  “对于‘双医’家庭来说,对孩子亏欠太多。”刘芬夫妇平时工作繁忙,对儿子疏于陪伴。“别的小朋友在周末出去玩的时候,他只能在家里等我们下班。”在收到要驰援武汉的消息后,刘芬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理发、培训、整理防护用品……儿子每天只有不长的时间和妈妈在一起,但他从没吵着要妈妈陪。

  “妈妈说她不在的时候我要每天按时做作业,要照顾好自己。”从患肺炎住院到痊愈,刘芬的儿子从未抱怨。他说自己是大男孩了,平时父母没有很多时间照顾自己,所以要学会独立。在病房中,他还写了“妈妈加油”的小纸条送给刘芬。

  刘芬驰援武汉后,丈夫唐志金日夜忙碌在医院里。南翔医院是上海嘉定区四个发热门诊之一,疫情防控任务重,人手紧张。院方要安排唐志金上日班,这样可以多些时间照顾生病的孩子,但被唐志金婉拒了。因为唐志金知道,如果自己不上夜班,其他医生的工作量就会增加,这会给本来就人手不足的科室增添压力。在妻子援鄂的两个多月里,唐志金没有休息过一天。

  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刘芬被分配在专门接诊重症患者的南四病区,每天奔波在各个病房,为患者监测体征、心理呵护、用药护理、生活护理……她样样能干。

  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进行护理工作,每个班次下来,她里面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湿透了。大量出汗后,面部皮肤发红过敏,差点破皮。

  刘芬护理过一位42岁的重症患者,需要一个小时写一次护理记录,还要监测血糖、抽血、给这位体重是她1.5倍的患者更换尿不湿……为了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刘芬一有空就鼓励他。出院时,这位患者留下了长长的感谢信。

  “你不用担心我和儿子,儿子已经好多了,你在那边安心上班。”两地视频连线时,刘芬夫妇不由自主地流下了眼泪。刘芬支援武汉后,在工作之余,夫妇俩每天都通话问候。“你放心,我没事”,成了夫妻间最美的情话。

  在武汉期间,刘芬因工作疲劳,引发肺部感染并伴有发烧。为了不让家人担心,她一直隐瞒此事,直到回到上海后,才说给家人听。在隔离病房接受观察治疗的几天,刘芬一直借口手机摄像头损坏,不与家人视频通话。

  在多次核酸检测结果呈阴性后,刘芬终于放下了悬着的心。“虽然有些害怕,但我更担心的还是怕引发交叉感染,连累了同事,让大家前期的努力白费。”在经过短暂的隔离治疗后,刘芬很快就恢复了健康,重新回到了岗位上。

  经历了生死考验的心情起伏后,刘芬仿佛有了浴火重生的感觉。在前线,她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国家利益、集体利益面前,个人利益微不足道。我愿意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献出自己全部,完成组织交代的任务。”3月7日,她举起右拳、庄严宣誓,成为上海援鄂医疗队第一批火线入党人员。

  如今,刘芬已经回到熟悉的工作岗位上,儿子的身体也恢复了健康。记者采访时,刘芬刚刚结束一天的工作,并在下班后的时间表里加入了健身计划。“无论在武汉还是在上海,都要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才能更好地救治病患。”刘芬说。

  回忆起武汉的经历,刘芬表示对家庭也有了新的认识。“以前我觉得每天上班、照顾孩子是一件很枯燥乏味的事。经过这次抗疫后,我更明白了与家人相伴的幸福和珍贵。”

编辑:董淑云 责任编辑:刘亮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小家大爱——上海“双医”家庭的抗疫故事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