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涨价,放手一搏还是饮鸩止渴?

来源:央视网

发布时间:2019-04-11 作者:宋清辉

核心提示:共享单车既不可能像四大发明那样从古至今都服务着人们的生活,也不可能像高铁那样不可替代,不可能像不断升级的扫码支付技术和网购那样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它只是一个时代过程中的产物,当新的更便捷的代步工具出现的时候,它的危机也将到来。

  

像大多数互联网创业企业一样,共享单车在经历了烧钱吸引用户后,进入到几家巨头杀熟收割时期。继摩拜单车、小蓝单车之后,4月8日,哈罗单车也将涨价提上日程,使用价格由原来的1元/时变为1元/15分钟,让很多网友发出了告别的呼声。

随着众多小型共享单车企业的倒闭和退市,几家处于龙头地位的共享单车市场占有率逐渐扩大,人力成本、单车投放、管理成本等一系列成本也随规模扩大而增长,在没有其他有效盈利模式的情况下,涨价无疑成为了企业的不二之选。

近年来,很多产品的价格都在上涨。而敢于涨价的行业,基本都是缺少替代性或者用户粘性比较高的行业。

一般而言,非炫耀型以及非生活必备品的市场需求情况,与自身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变动情况一般为弧向下的曲线,即同一物品在价格走高的情况下其市场需求将减少。不过,即便市场需求减少,只要其边际收益大于等于零,产品就可以放心涨价,这是一种底气。

从替代性来看,如果共享单车保持统一价格即形成价格同盟,那么其整体的价格弹性会非常低,因为市面上似乎没有能够替代共享单车如此方便、可即用即放的代步工具,所以共享单车才敢于选择涨价。

而在共享单车诞生前,人们照常出行、照常上班、照常上学,共享单车的出现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人们的生活,只是方便了部分人们的生活、节省了一点时间,这种在生活中可有可无的新工具,其实地位比较尴尬。

在共享单车收费过高的情况下,人们可以选择走路或者选择其他更便宜的公交系统至目标地,这样一来,共享单车的用户粘性就会下降,作为互联网企业,用户粘性下降意味着失去流量,也意味着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

但共享单车的涨价可能会产生这样的效果:用户减少后,共享单车的每日使用次数会降低一点,车的折旧速度也会降低,那么自行车的每日维护费用也会降低,运营团队人员可以相对减少即又降低了人力成本,以此衍生又可以再降低许多成本,并能减少企业的经营压力,如此一来这也等于变相赚到钱了。

其实,共享单车盈利并不难,不一定非要涨价,只要自行车被使用上千次、经历风吹日晒雨淋还能有个八、九成新,而且所有零部件都正常,那么这辆车就有望追回成本、开始盈利。

现实情况非常残酷,虽然没有获得单车破损、折旧情况的具体数据,但时常可以看见掉链子、坏刹车、歪轮胎以及无法使用的自行车,也许新车收费价格高一点,用户们可能还可以接受;但是一辆看起来不干净、用起来不安全的旧车还要涨价,用户们心理就可能会产生更多抵触。这些自行车的盈利情况将会越来越差。

这种利用不可替代性杀熟的盈利模式牺牲的是共享经济赖以生存的流量和用户。共享单车既不可能像四大发明那样从古至今都服务着人们的生活,也不可能像高铁那样不可替代,不可能像不断升级的扫码支付技术和网购那样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它只是一个时代过程中的产物,当新的更便捷的代步工具出现的时候,它的危机也将到来。

正如许多精通营销者认为的那样,共享单车没有必要涨价,完全可以采用“羊毛出在牛身上,猪买单”的模式,因为共享单车的海量用户是可观的流量,将这些流量灵活转换后,必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益。

(作者宋清辉系清晖智库首席经济学家)

版权均属央视网所有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央视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央视网出品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