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违规纠正违规无意义 “高铁扒门”女主角的不可承受之重

来源:央视网

发布时间:2018-01-12 作者:松原

核心提示:在“破坏规则就应该得到惩罚”的“正义呼声”中,这些侵犯他人隐私罔顾法律的行为却收获了一片欢呼。对违规者的惩戒与处罚也应该遵守规则和法律,否则,与违规者又有何异呢?

 这周最火热的舆论议题当属“高铁扒门”事件。

一位女乘客为了让晚点的丈夫赶上高铁,以撒泼的方式阻碍高铁的正常发车,以致火车晚点。

这段场景火爆的现场视频很快在社交媒体发酵并疯传,并随即引发公共舆论的热烈关注。当事人教师的身份被曝光则进一步让舆情升温,因为现实中的“无理蛮妇”的表现与为人师表的职业要求之间的反差实在过于强烈。

在聚光灯下,当事者很快为她的鲁莽行为付出了代价,除了铺天盖地的舆论炮火外,她被单位停止了职务,受到公安机关的罚款,并在电视镜头前公开道歉。

当然,这并没有结束,很多好事者人肉了当事人及其家人的信息,并公之于众,于是,对当事人激烈无礼甚至不堪入耳的言论从虚拟世界延伸到现实生活。

显然,这超出了正常道德批判的界限,但在“破坏规则就应该得到惩罚”的“正义呼声”中,这些侵犯他人隐私罔顾法律的行为却收获了一片欢呼。

微博截图

微博截图

几乎与此同时,深圳一位年轻的律师因为网络炫富,同样遭到这样的待遇,被“热心”的网友的扒了个底朝天。

有时候,我们很难理解这种行为的合理性,毫无瓜葛的社会个体为何会有如此之大的仇恨。

先声明一点,无论是高铁扒门的女主角,还是炫富并涉嫌学历造假的女律师都有“原罪”在身,道德谴责也好,法律惩戒也罢,都理所当然,也是她们自作自受。我无意为他们开脱。

但显然,她们受到的惩罚已经远远超出了应负的代价,对于每一个社会个体而言,无底线的网络暴力都是不可承受之重。

对违规者的惩戒与处罚也应该遵守规则和法律,否则,与违规者又有何异呢?

更吊诡的是,公共舆论围绕这一个案延伸出诸多宏大议题,“权益说”、“规则说”、“师德说”等不一而足,并进一步发挥上升到制度层面,这就有点矫枉过正甚至无限拔高了,人家一个“小女子”承担不起这么大的“意义”和“责任”。

细思想,这么点“小事”能引发如此“海量”关注也着实令人讶异,大家竟然炒了好几天。说白了,还是很多人“严于律他宽于律己”的习惯使然,因为批评和要求别人总是最容易的。

一场公共事件的讨论最大的价值不是平息怒火,更不是宣泄情绪,而是明辨是非,求同存异,并促动相关道德、法律规范的完善。

版权均属央视网所有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央视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央视网出品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