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二次改革要讲点“方法论”

来源:央视网

发布时间:2017-03-06 作者:李绍飞

核心提示:要完成这一历史性任务,既需要新的发展理念,又要讲究方法论,将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1

说起农村改革,很多人都会本能地联想到一个小村庄,那就是安徽小岗村,30多年前,肇始于此的“包产到户”催生了农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巨大变革,“星星之火”迅速点燃了中国农村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并随之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

进入21世纪后,中央对“三农”工作重新布局——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号文件”连续多年聚焦“三农”,成为粮食产量12连增奇迹的重要推手。

时移世易,如今,作为国之基石的农业走到了一个新的关口,面临着再一次的改革。

就农业本身而言,生产方式已实现了从人畜作业为主向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家庭农场、种粮大户、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日成规模,成为农业生产的生力军;土地流转加快,截至2016年底,全国土地流转比例超过35%,迈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新阶段。

从国家大局观察,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工业化已完成原始积累,步入中后期阶段,新型城镇化思路日臻成熟,规划有序推进,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不再是单纯的奉献与索取,而是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可以说,此次“三农”事业的二次改革,不仅关系到农业现代化的前途,也关系到国家现代化的未来。一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论述的那样: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

要完成这一历史性任务,既需要新的发展理念,又要讲究方法论,将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具体而言:

应更尊重农业规律。不同于工业化,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周期性、地域性等特点,农业的劳动对象也不是冰冷的工业品,而是有生命的物体,不能以工业化的思维和方式去改造农业,而要遵循农业自身的规律,实现土地、人力、科技等各生产要素的完美融合。

应更尊重市场作用。生产关系的调整总是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具体到农业二次改革,突出表现于土地流转、集中,在这一过程中,要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切忌揠苗助长,以行政力量主导甚至强推农业规模化。

应更尊重农民意愿。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力量,无论是进城还是留守,无论是坚持小户种植还是规模化经营,应始终以农民为主,做到自愿、自由、自发与自然。

 归根结底,土地经营权流转、集中、规模经营,要与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相适应,与农业科技进步和生产手段改进程度相适应,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提高相适应。

不仅如此,农业二次改革必须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核心在于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这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魂”。

坚持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不动摇,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要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整体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方法论,中国是一个地域广大的国度,从南到北,由东至西,气候多样,土地各异,既有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的辽阔平原,也有地块分散的丘陵山地,农情复杂。切忌一刀切、一锅烩,要从地区实际出发,宜合则合,宜分则分。

总结为一点即是要立足中国基本国情农情,遵循农业现代化规律,依靠科技支撑和创新驱动,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走好这条路,下好这步棋,中国农业就有希望真正做大做强,中国农村就有希望走向繁荣兴旺,中国农民就有希望过上更好的日子。

版权均属央视网所有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央视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央视网出品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