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网 作者:李绍飞
发布时间:2017-01-03
核心提示:因为变化太快,让人应接不暇,反应不及。短短几年间,纸媒急速坠落,电视风光不再,门户日薄西山,手机一跃成为获取信息最重要的平台。
在这个媒体大变局的时代,作为一名记者,我要承认,我的内心常常感到极度焦虑与无所适从。
因为变化太快,让人应接不暇,反应不及。短短几年间,纸媒急速坠落,电视风光不再,门户日薄西山,手机一跃成为获取信息最重要的平台。
在这个新战场上,五花八门的“端”、名目繁多的“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你方唱罢我登场,乱花渐欲迷人眼。
每个人都在高谈渠道、阔论技术、大讲工具,采访本和录音笔似乎已经“落伍”,无人机、VR才是“潮流”,专业专注的记者越来越少,新的职业模版是集采写拍摄于一体的“全媒体”记者。
不只如此,细致的案头准备、深入的采访调查、精心的写作编辑、严密的审校发布这样的采编流程与当下万事皆可直播、一切求新求快的媒体生态愈发显得格格不入。
尤其是身处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社交媒体纵横的大环境,每个人都拥有自由而便捷的方式发出自己的声音,越来越多的人对于社会议题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表达欲和参与度,也正因如此,言论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
当然,既允许百花齐放,就难免会泥沙俱下。值得警惕的是,在浮躁而喧嚣的社会氛围中,充斥着越来越多情绪化的宣泄和非黑即白式评判,很多时候,我们的观点与看法不是依靠事实与真相,而是立场与情感。
因此,在一次次舆论撕扯中,我们发现理性平和的论理越来越少,道德指责与站队批判越来越多,结果就是社会的裂痕愈发扩大,族群对立的情绪日益严重。
开辟《见识》,在于我们始终坚信文字的力量与品格,好的文字是碰撞思想火花的燧石,是鞭笞丑恶的皮鞭,是直击人心的利器。当然,我们也无意加入无谓的论战,唯愿在能力范围内,为这个社会最大限度地增添理性的声音和真诚的关怀,让我们的生活多点见识,少点情绪。
所以,我们愿意与诸位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乱象中梳理清晰的线索,并提供有思想的观点和有价值的参考。
我们更愿意秉承新闻人的理想与知识分子的情怀去记录和书写这个变革的时代,尽管理想和情怀可能不再受人敬仰,人们甚至羞于谈论它们,但我们会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
我们没有心灵鸡汤,也不会成为理中客,我们努力让每一篇文字成为深度与温度的作品。
我们相信,见识不仅来源于人的才学与智慧,还与人的天性与心地密不可分。
好吧!从今天起,《见识》与你不见不散。(作者:李绍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