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连增”后 今年粮食减产是好是坏?

来源:央视网 作者:松原

发布时间:2016-12-08

核心提示:为什么自己的粮食多得放不下,还要花钱进口呢?这就说到第三个问题,高成本。由于科技含量相对不足,成本较高,在与国外农产品竞争中,我国粮食价格完全不具有竞争力。

1

12月8日,国家统计局悄悄地发布了一条消息——2016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1623.9万吨,比2015年减少520.1万吨。

这是从2004年中国粮食连续12年增产后首次减产。我们都知道,“三农”向来是立国之本,粮食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正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尤其这几年,中央将粮食问题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和评价今年的粮食减产?

为什么会减产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今年粮食产量为什么降下来了。

影响粮食产量的两大因素,一是播种面积,二是单产。

今年,这两大指标同时下降。2016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比上年减少了472万亩,因播种面积减少而减产34亿斤,占粮食减产总量的33.2%,因单产下降而减产70亿斤,占粮食减产总量的66.8%。

为什么播种面积会减少呢?

主要是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造成粮食价格下降。以玉米为例,往年每斤都在1.1元左右,这两年一下子降到每斤0.7元——0.8元,即使这么低,还是没有人愿意收。

谷贱伤农,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就下降了,减少种植面积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可是,按照科技发展的规律,单产应该越来越高才对,为什么今年粮食单产也下降了呢?

这主要是因为高产作物面积减少了。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按可食用的籽粒玉米统计,玉米播种面积5.51亿亩,比上年减少2039万亩,减少3.6%。低产作物大豆播种面积1.08亿亩,比上年增加1046万亩,增长10.7%。

2016年,玉米平均亩产398.2公斤,是大豆的3.3倍,所以,仅玉米改种大豆就可拉低粮食亩产约1.7公斤。

减产是坏事吗?

对于习惯了增产的我们来说,今年突然减少似乎有些意外,其实不必过于紧张。

首先,减产的程度有限,今年去年比去年减少520.1万吨,减少了0.8%,还不足1%。这完全在我们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其次,多年增产固然好,但背后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包括土地的过度开发利用,化肥、农药等长期过量使用造成的水土污染、粮食高储存量产生的巨额成本等。

这犹如体育比赛一样,一个人长期连续赢球会给运动员造成额外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因为他总想延续纪录,创造历史。长此以往,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会不堪重负。有一天败了反而会让他卸下负担,从新开始。

粮食生产的道理与之是相通的,为了增产长期过度使用土地等资源,实行高投入高产出的模式虽然短期内有利于粮食增产,但实际上就是压榨土地,是不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方式。

因此,不妨将减产作为一个契机,一方面,对一些常年过度利用的土地进行休耕,让土地得到修养生息的机会,另一方面,积极主动地调整粮食种植的区域布局。譬如,可以适当调减非优势区玉米种植面积,采取“玉米改大豆”、“粮改饲”和“粮改油”等措施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加大农业供给侧改革。

我们还面临哪些粮食隐患

这当然没有结束,现在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中国粮食生产还会面临几个棘手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警惕。

概而言之,可以总结为三高:高库存、高进口、高成本。

目前,我国玉米库存量超过2.5亿吨,严重供过于求;稻谷库存1.5亿吨,也处在高位,各地粮库几乎都处于爆满状态。

一方面是库存压力过大,另一方面进口量又激增,这里面最突出的就是大豆,去年我国进口大豆1634亿斤,约占进口粮食量达到65%。

为什么自己的粮食多得放不下,还要花钱进口呢?这就说到第三个问题,高成本。由于科技含量相对不足,成本较高,在与国外农产品竞争中,我国粮食价格完全不具有竞争力。

解决这些难题,既要有急迫感,又不能冒进突击,关键是要在两种创新上下功夫。

一是科技创新,二是制度创新。就前者来说就是要大力发挥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不断地提高粮食的质量和产量。譬如,袁隆平院士在水稻领域的开创性成就,我们要创造各种条件支持这样的科研行动,涌现出更多这样的创新。

对后者来说,就是要对农业生产关系进行再调整,让土地、农民、资本等各种力量有机结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爆发出更大的力量,推动中国农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文/松原)

版权均属央视网所有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央视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央视网出品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