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你我之间的那部手机

  每到重大节假日,朋友圈就陆续有人晒关于亲情的文字、漫画、视频和附带能沾上边的各种自拍。记得父亲节那天,有两个亲戚,我非常确定的知道他们的爸妈都不用微信,不看朋友圈,他们还是复制黏贴了大段文字,向除了他父母以外的整个朋友圈表达对亲情的感恩。这让我匪夷所思。

  仔细想想,其实就是这样,手机逐渐成了我们输出情感的唯一渠道,也几乎成了我们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

  <1>手机是不是真的能替代关注和陪伴?

  我曾经和朋友并孩子一起吃饭。小孩子肯定听不懂大人们津津乐道聊的话题,没等到上菜就表现出烦闷,从而哭闹,摔碗筷,踢桌脚。每当这个时候孩子的父母往往会使出杀手锏——拿出手机。拿到手机的小孩子马上就会找到自己熟悉的动画片、游戏,安静下来,父母转而淡定地继续和我交谈。

  这一幕让我想到动物园的动物,还有我和我家宠物的相处方式,投喂一块诱饵,换取片刻宁静。

  记得第一次见这种情景时,确实挺惊讶的,因为这招对所有小孩都管用。我甚至见过同事的孩子一岁多拿着手机自如地戳到能看各种动物图片的app。一个当父亲的朋友不以为然:“很容易嘛,我和孩子他妈每天用的最多的就是这个,小孩很快就学会了。”

  年纪越大的人玩起手机来越凶猛。拿我妈来说,我现在和我妈每次电话的结尾句,几乎都是我在叮嘱,别总玩手机。

  周末,到燕郊去看爸妈,就在我们一家三口刚落座时,我就听我妈咔嚓咔嚓给儿子拍了三张照片,紧接着发语音“是呀,礼拜天,孩子都回来了”“北京天气也很好”“7月吧,7月就回去”就这样,整个上午她就一直和手机断断续续地聊天。

  今年过年情况更甚,我们祖孙三代五口在北京过年,我妈几乎全程都拿着手机,不停地抢红包,发祝福。除了包饺子这个需要占用双手的劳动,让她休息了一会儿,饺子刚下锅,她就又从口袋里掏出了手机。偶尔聊天的话题也都是手机里刚刚发生的事情,“谁谁发的红包比较大”“抢了多少钱”“给谁谁发了多少钱”。我特别好奇,一整晚不说话的我妈抢了多少红包?问她,她竟然回答:其实抢了以后都不好意思就拿着了,还要多加一点还回去。

  午夜一过,果断包一个红包给她,并且委婉地告诉她,如果明年还这么过年,那还不如各自出去旅游好了。

  <2>隔山隔海的嘘寒问暖是不是真的比眼前的其乐融融更重要?

  我还经常看到那些一起吃饭的朋友,坐在桌子的两头各自闷声低头看手机。

  每次约朋友见面,最让我抓狂的就是还没寒暄几句,对方就已经把眼睛瞟向手机。总是在开头就挑重要的事情先说完。每次都搞的紧张兮兮。

  有一次,和一个一年多没见的女朋友喝茶,期间她竟然接了一个40多分钟的电话。是她的另一个女朋友失恋,她要安慰她。

  所有的这一切都会让我导出一个结论,就是在他们面前的我不够好,不够能吸引他们的注意,让家人、朋友面对一个活生生的我,却满脑子想的还是手机里的游戏、刚拍的自拍、社交软件中其他人的生活点滴。但事实真的我是不够好吗?

  也许是我们都太希望得到其他人的关爱了,却害怕和自己相处,这种害怕让我们时刻关注其他人的生活,让我们错过了眼前真切发生的关心、陪伴、欢笑甚至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