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4月19日 15:19 来源:
【国名】沙特阿拉伯王国(Kingdom of Saudi Arabia)
【面积】225万平方公里(沙特官方数字)。
【人口】2267万(2004年),其中沙特公民约占70%。
【官方语言】阿拉伯语,通用英语。
【首都】利雅得(Riyadh),人口约500万。
【国家元首】国王兼首相、国民卫队司令: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阿齐兹(Abdullah Bin Abdul-Aziz),2005年8月1日继位。
【重要节日】国庆日:1932年9月23日;开斋节:回历10月第一天;宰牲节:回历12月10日。
【货币】沙特里亚尔(Riyal),1美元=3.75沙特里亚尔。
【自然地理】位于阿拉伯半岛。东濒波斯湾,西临红海,同约旦、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阿曼、也门等国接壤。海岸线长2437公里。地势西高东低。西部高原属地中海式气候,其他地区属亚热带沙漠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最高气温可达50℃以上;冬季气候温和。年平均降雨不超过200毫米。
【简史】公元七世纪,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的一些继承者建立阿拉伯帝国,八世纪为鼎盛时期,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十一世纪开始衰落,十六世纪为奥斯曼帝国所统治。十九世纪英国侵入,当时分汉志和内志两部分。1924年内志酋长阿卜杜勒-阿齐兹·沙特兼并汉志,次年自称为国王。经过30年征战,阿卜杜勒-阿齐兹·沙特终于统一了阿拉伯半岛,于1932年9月23日宣告建立沙特阿拉伯王国,这一天被定为沙特国庆日。
【政治】沙特是君主制王国,禁止政党活动。无宪法,《古兰经》和穆罕默德的圣训是国家执法的依据。国王亦称“两个圣地(麦加和麦地那)的仆人”。国王行使最高行政权和司法权,有权任命、解散或改组内阁,有权立、废王储,解散协商会议,有权批准和否决内阁会议决议及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协议。1992年3月1日,法赫德国王颁布治国基本法,规定沙特阿拉伯王国由其缔造者阿卜杜勒-阿齐兹·拉赫曼·费萨尔·沙特国王的子孙中的优秀者出任国王。2005年,沙政局总体平稳,社会治安基本稳定,石油收入丰厚,经济保持快速增长。
【议会】沙特协商会议于1993年12月29日正式成立,是国家政治咨询机构,下设12个专门委员会。协商会议由主席和150名委员组成,由国王任命,任期4年,可连任。2002年2月,法赫德国王任命萨利赫·阿卜杜拉·哈米德(Saleh Abdullah Homaid)为协商会议主席,2005年4月连任。
【政府】本届政府于2003年5月组成,现由29名成员组成,主要成员是:国王兼首相、国民卫队司令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阿齐兹(Abdullah Bin Abdul-Aziz),王储兼副首相、国防航空大臣、军队总监苏尔坦·本·阿卜杜勒-阿齐兹(Sultan Bin Abdul-Aziz),内政大臣纳伊夫·本·阿卜杜勒-阿齐兹(Naif Bin Abdul-Aziz),外交大臣沙特·本·费萨尔·本·阿卜杜勒-阿齐兹(Saud Bin Faisal Bin Abdul-Aziz), 石油、矿产大臣阿里·易卜拉欣·纳伊米(Ali Ibrahim Naimi),财政大臣易卜拉欣·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萨夫(Ibrahim Bin Abdul-Aziz Asaf )。
【行政区划】全国分为13个地区:利雅得地区、麦加地区、麦地那地区、东部地区、卡西姆地区、哈伊勒地区、阿西尔地区、巴哈地区、塔布克地区、北部边疆地区、季赞地区、纳季兰地区、朱夫地区。地区下设一级县和二级县,县下设一级乡和二级乡。
【司法机构】以《古兰经》和《圣训》为执法依据。设有高等法庭和普通法庭。高等法庭设在麦加、吉达和麦地那。特别上诉法庭设在利雅得和麦加。另有普通法庭处理一般案件和贝都因部落事务,该类法庭由宗教法裁判官主持。司法机构隶属司法部。
【重要人物】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兼首相、国民卫队司令。生于1924年。1964年,任国民卫队司令,1975年被任命为第二副首相,1982年6月,被立为王储兼第一副首相和国民卫队司令。2005年8月1日继任国王。阿曾于1998年10月和2006年1月访华。苏尔坦·本·阿卜杜勒-阿齐兹,王储兼副首相、国防航空大臣、军队总监。1928年生于利雅得,是现任国王阿卜杜拉的同父异母兄弟。年轻时即任皇家卫队司令,1953年任利雅得地区埃米尔,同年改任农业大臣,1962年任国防大臣,1982年起任第二副首相兼国防和航空大臣、军队总监。2005年8月1日被任命为王储兼副首相、国防航空大臣、军队总监。苏曾于2000年10月访华。
【经济】石油工业是沙特经济的主要支柱。近年来,沙受益于国际油价攀升,石油出口收入丰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政府大力建设和改造国内基础和生产设施,继续推进经济结构多元化、劳动力沙特化和经济私有化,努力扩大采矿和轻工业等非石油产业,鼓励发展农业、渔业和畜牧业,积极吸引外资,保护民族经济。2005年12月,沙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主要经济数据(2004年):
国内生产总值(GDP) |
2485亿美元 |
人均GDP |
11800美元 |
经济增长率 |
5.3% |
通货膨胀率 |
0.2% |
外汇储备 |
1150亿美元 |
外债 |
343.5亿美元 |
失业率 |
13% |
对外贸易总额 出口额 进口额 |
1487亿美元 1135亿美元 352亿美元 |
【资源】2004年,沙石油产量5亿吨,出口石油4.3亿吨,剩余可采储量361亿吨(占世界储量的26%),三项指标均居世界首位。天然气年产量640亿立方米,剩余可采储量6.75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储量的4%,居世界第四位。沙还有金、铜、铁、锡、铝、锌等矿藏。水资源以地下水为主。地下水总储量为36万亿立方米,按目前用水量计算,地表以下20米深的水源可使用320年左右。沙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产国,其海水淡化量占世界总量的21%左右。目前,沙共有30个海水淡化厂,日产300万立方米淡化水,占全国饮用水的46%。沙共有184个蓄水池,蓄水能力6.4亿立方米。
【工业】石油和石化工业是沙特的经济命脉,石化产品外销70多个国家和地区, 石油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70%以上,石油出口占出口总额的90%以上。2005年沙原油日产量为960万桶。近年来,沙政府充分利用本国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大力发展钢铁、炼铝、水泥、海水淡化、电力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等非石油产业,依赖石油的单一经济结构有所改观。
近年石油产量及收入情况如下:
年份 |
2002 |
2003 |
2004 |
产量(万桶/日) |
798 |
850 |
910 |
收入(亿美元) |
493 |
740 |
1060 |
【农业】沙特十分重视农业发展。全国有可耕地3200万公顷,已耕地360万公顷。从业人员约为39万,农业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7%。政府对农业实行优惠政策,鼓励农作物特别是小麦的种植,调动了农民积极性。目前主要农产品有小麦、椰枣、玉米、水稻、柑橘、葡萄、石榴等。粮食自给率为98%,小麦已实现自给自足并出口。畜牧业主要有绵羊、山羊、骆驼等。政府还利用地方和私营企业力量兴办肉鸡、蛋鸡场,发展养鱼业,鼓励大公司建立各种农场。沙有自流水井4万眼,饮用水井5.2万眼,水坝220座,蓄水能力达8亿立方米。
【财政金融】沙官方海外资产约1280亿美元。2005年政府国内公债1266.7亿美元,占GDP的41%。沙有商业银行10家,其中国民银行、利雅得银行和拉吉希金融投资公司三家为本国银行,其余为合资银行,分支机构1210家。资本约230亿里亚尔,利润约70亿里亚尔。沙有七家证券交易所。
【对外贸易】实行自由贸易和低关税政策。出口以石油和石油产品为主,约占出口总额的90%,石化及部分工业产品的出口量也在逐渐增加。进口主要是机械设备、食品、纺织等消费品和化工产品。主要贸易伙伴是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意大利、法国、韩国等。由于大量出口石油,沙对外贸易长期顺差。2004年沙对外贸易总额1487亿,出口额1135亿美元,进口额352亿美元。
【军事】武装部队建于1964年,最高国防会议为国防最高决策机关。国王为武装部队最高统帅,武装部队总参谋长为穆罕默德·萨利赫·哈马迪上将。军队分正规军和国民卫队。正规军平时实行志愿兵役制,战时实行义务兵役制,一般兵种服役期两年,特殊兵种服役三年。
武装部队总兵力约10.6万人,其中陆军约7.3万人,编3个装甲旅、1个空降旅、1个步兵旅、1个王室警卫团、23个炮兵营;海军约1.1万人,组成红海和波斯湾两支舰队;空军约1.8万人,编攻击机中队、截击机中队等。此外还有国民警卫队、边防部队、特种安全部队和海上警卫队等。
【教育】政府重视教育和人才培养,实行免费教育。中、小学学制各为六年。全国共有各类学校2.28万所,其中综合性大学8所,学院78所,高等宗教大学5个。现有教师33.96万人,在校学生约480万,其中大学生27.2万人。每年约有7000名学生公费出国留学。在国内读书的大学生,除免费住宿外,还享受津贴。
【新闻出版】全国发行13种报纸、24种杂志。阿拉伯文报纸主要有:《利雅得报》、《中东报》(在伦敦出版)、《半岛报》、《国家报》、《欧卡兹报》、《座谈报》等,英文报刊主要有:《阿拉伯新闻》、《沙特报》、《沙特商业》、《沙特经济概览》等。
沙特通讯社:简称沙通社,1971年1月23日成立,直接受新闻部领导。用阿、英、法文发稿。在华盛顿、伦敦、突尼斯、贝鲁特、开罗等地设有分社。
广播电台:主要有3家,分别是1962年在麦加建成的《伊斯兰召唤》电台,1965年建成的利雅得广播电台和1972年建成的《古兰经》广播电台。以上电台除用阿拉伯语广播外,每天还用英、法、乌尔都、斯瓦希里、波斯和班加利语对外广播。
电视台:1964年建立电视网,现有五个电视台。1965年开始播放黑白节目,1976年开始彩色播映。1983年开始播放英、法语节目。目前全国各地有107个中转站,电视网已覆盖全国98%的地区。
【对外关系】沙奉行独立自主、温和务实、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主张国与国之间相互尊重、和平共处、互不干涉内政。将发展与美关系放在外交首位,因“9·11”事件受损的沙美关系已有所改善。重视发展与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的关系,致力于阿拉伯团结和海湾合作委员会的一体化建设,积极参与地区热点问题,改善同伊朗的关系。大力开展多元化外交,加强与中国、欧盟、俄罗斯和日本等大国的关系。迄今,沙已同10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作为世界石油大国,沙加强与OPEC内外产油国的协调,维护产油国利益,并加强与石油消费国的沟通。
【对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的立场】
伊拉克问题:主张维护伊拉克的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和阿拉伯属性。支持伊政治重建进程,希望将各派都纳入该进程,对伊政坛“宗派主义”的滋长表示担忧。支持打击破坏伊安全与稳定的恐怖活动,认为伊武装组织的行为不利于伊实现稳定和重建。反对外部势力干涉伊内政,呼吁伊周边各国遵守不干涉伊内部事务的原则。沙曾于2004年提出向伊派遣伊斯兰和阿拉伯国家部队取代多国部队的倡议。沙在2003年召开的马德里伊拉克国际捐助会议上捐款10亿美元。
巴勒斯坦问题:强调全面、公正解决巴以冲突是实现地区和平的唯一途径,巴问题的根源是以色列对巴领土的占领。支持中东和平进程,呼吁重启“路线图”计划。关注耶路撒冷地位问题,支持巴建立以耶城为首都的独立国家,支持巴民族权力机构关于停止暴力、加强民族对话的主张。要求以从所有阿拉伯被占领土上撤军,强调在与以达成最终和平协议前,沙不会与以建交。2002年阿卜杜拉王储提出中东和平倡议,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欢迎,并成为同年的阿盟首脑会议决议。
伊朗核问题:主张通过对话解决伊核问题。希望伊没有拥有核武器的意愿,遵守《联合国宪章》,并采取措施增进互信,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愿与伊在睦邻友好、互利合作和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下进一步发展关系。
反恐问题: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认为恐怖主义是一种国际现象,是极端思想的产物,不属于某一文明、宗教或民族。强调反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消除恐怖主义根源。沙与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加强了反恐合作,并在沙国内外挫败了一系列恐怖袭击。2005年2月,阿卜杜拉王储在利雅得国际反恐大会上倡议成立国际反恐中心。
叙黎问题:谴责黎巴嫩前总理哈里里遇刺事件,呼吁黎人民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通过对话解决分歧,避免分裂。沙为促进叙利亚与国际调查委员会合作积极斡旋,认为在最终调查结束之前不应对叙采取行动。
苏丹达尔富尔问题:欢迎苏政府为解决达尔富尔问题所采取的行动,强调反对任何对苏的武力干涉和制裁,希望国际社会给予苏足够的时间执行联合国有关决议,避免使用可能导致问题复杂化的威胁。认为应集中精力解决达尔富尔地区的人道主义危机,支持向该地区派遣非洲维和部队。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支持建立包括海湾地区在内的中东无核区和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区,并已加入《禁止使用化学武器条约》。要求以色列签署核不扩散条约,认为以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中东地区的不稳定因素,国际社会应对以施压。
中东国家的民主与改革:认为阿拉伯世界需要改革,但改革只能从一个国家内部开始,并考虑各国的具体国情。坚决反对任何外部强加的改革计划和模式。希望八国集团制定类似“马歇尔计划”的援助中东计划,并致力于解决巴以冲突和伊拉克问题,消除地区恐怖主义根源,实现地区稳定。
联合国改革:认为联合国改革十分必要,但改革事关重大,不应仓促行事。主张安理会改革应体现地域公平分配原则,安理会应限制使用否决权。强调伊斯兰国家应拥有一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国际油价:强调奉行平衡的石油政策,承诺保证石油供应。认为国际油价维持高位的原因并非市场原油短缺,而是炼油能力不足。呼吁主要石油消费国减少石油税收以使消费者受益。
责编: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