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27岁女子用头发绣出古画与人物:快节奏时代,更需要一些让人慢下来的艺术
面孔 央视网 发布时间:2023年02月08日 20:05

央视网消息(记者 豆瑞华 弟辰晨):千丝万缕的头发在她的手中变成了一幅幅山水、花鸟和人物画。今年27岁的郭晓琪在苏州生活和工作,她专职从事发绣工作已有八年。

郭晓琪大学学习的是影视编导专业,但她从小就对手工和传统文化十分感兴趣。大二时的一次偶然机会,郭晓琪认识了现在的发绣老师,然后开始接触发绣。2017年大学毕业后,郭晓琪就专职从事发绣工作。

郭晓琪介绍,发绣起源于唐代,是以头发为原材料的刺绣,古代的发绣作品只有黑色一种颜色,以绣古画为主。现在由于工艺的不断发展,可以给头发进行染色,发绣作品也可以是彩色的,因为染完的头发会把里面的蛋白、杂质去掉,它反而更不容易腐烂和被虫蛀。  

与可以机绣的丝绣不同,发绣必须人工一针一针去绣,非常耗时。“我们一天工作八小时,能绣的其实只有一点点,比如唐代的《簪花仕女图》艺术长卷,发绣可能需要一年多的时间。”因此,发绣的收藏价值特别高。

在传承传统发绣技法的基础上,郭晓琪也在不断创新,她将现代观念融入作品,创作了一些除了古画之外的影像类、行为类作品。比如,她耗时一个月将一个朋友的头发编成了鸟窝,然后将其放在了树上。“后来真的有鸟往这边飞,我觉得这就是艺术回归到自然。”她还用了30个家庭宝宝的胎毛,把它绣在孩子刚出生踩下的第一个脚印上,做成了一个行为装置作品《人生第一步》,深受孩子家长的喜爱。

2022年,郭晓琪开始了一个新的艺术项目“村庄与女人”。她去收集少数民族地区当地女性的头发,然后再进行艺术创作。去年基本上完成了四个民族,让她印象最深的是西南边境的独龙族。独龙族有中国最后一批“文面女”奶奶,目前在世的仅16位,她们年纪普遍在80岁以上。郭晓琪用头发为她们创作出肖像画,“当她们有一天离开我们,其实也是这个文化消失的那一刻,所以我就想用发绣这门技艺去留住一些即将消失的文明。”

在郭晓琪看来,传承非遗技艺还是很有挑战性的,首先要有足够的热爱,对艺术要很真诚,同时不能被外界影响,要不停地去关注自己的内心。这样才能专注作品,耐得住时间的考验。“快节奏时代,更需要一些让人慢下来的艺术。”

编辑:豆瑞华责任编辑:于晓丹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