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中国足球"大片"换主演就能摆脱积重难返魔咒?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10月23日 08:22 来源:

  中国青年报消息:观众对大片的批评有一个集中点,就是剧本,他们怎么也无法理解,一个制作成本上亿元的电影,竟找不到一个能够打动人的故事。

  ——上面这几句话,来自2006年10月16日出版的《三联生活周刊》,这一期杂志的主题是“拍大片,挣大钱”。而其中最能痛陈大片之弊的,就是这样几句话。

  不仅仅是大片,一些注定了很烂的东西就是如此,换一个主演也罢,换一些面孔也好,到底都是陈词滥调的东西,你看到了一个开头,接下来好像是在看一种轮回,边看边想,怎么可以这样烂的,这样没创意的……

  2006年10月21日,在看到杜伊科维奇在南勇副主席的陪同下,一脸笑容出现在昆仑饭店时,作为一名观众的感觉就是如此,又一部中国足球的所谓大片上演了。

  关于中国足球外来和尚的故事,从1992年开始了。开头是寄予厚望,之后是半信半疑,最终是分道扬镳,谁也没有成为中国足球的救世主。

  在这其中,唯一给中国足球带来一段甜蜜的是米卢,就好像张艺谋的《英雄》创造了所谓的票房奇迹一样,米卢也在沈阳的五里河让中国球迷享受了一把神奇的力量。现在想来,那就像张曼玉在《英雄》中的飞雪舞剑,给中国足球留下一些曼妙虚幻的影子,很快就成为过眼云烟。今年的10月7日,是米卢带领中国队杀进世界杯的5周年纪念日,但是,有几个人还记得那个日子呢?

  确实没有什么值得记忆的东西,说到底,在外来和尚和问题重重的中国足球之间,缺少一种真正的融合。前来执教者需要的是合同、薪水以及外快,而中国足球的当家人需要的是成绩,如果说付出了金钱就能得到回报,那这个世界上的问题未免太简单了。

  但是每当无计可施的时候,中国足球的决策者们只能复制粘贴过去的程式。每当他们需要不惜一切去追求成绩的时候,就会有一个新的面孔出现,无论选帅的过程多么复杂曲折,无论最后选定的人是什么来历,当这次合作开始的时候,观众看到的是同样赤裸裸的期盼,等到结尾的时候,则是哭笑不得的失望了。

  就是这样,碰到出线两个字,中国足球就没辙了,像米卢那样的天时地利人和,也变成惊鸿一瞥的神奇了。

  不过就像张艺谋和冯小刚的片子,尽管他们都用谭盾的音乐,但到底要唱出自己的调调来。谢亚龙和阎世铎亦如此,尽管他们都请了同一地域的教练,总是有些个人风格的。在谢主席的率领下,这次选“角”的过程,历时春夏秋冬,横跨世界东西,使用的是“广撒网捕好鱼”的战略,甚至连那个自负的、傲慢的瑞典人埃里克森都主动上门来“自荐”了一番,可见这个帅位对于男子足球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的形象展示多么重要;这次北京亮相,更称得上是一次游击战争,任凭几十号记者在机场望穿秋水,足协愣是神不知鬼不觉地将新人运出了机场,并善解人意地选择了在周六召开新闻发布会,大概知道周末的时候各家媒体版面少,这样也让各位记者少写一点儿,省得累着大家。

  这些手段,就好比每部大片开演之前的那些宣传,透着一股虚张声势的味道,一心要勾引各位看官的好奇心理。

  可惜这一次,真的不觉得新鲜了。在这位新帅走马上任的时候,对于无数中国足球多年的看客而言,都不会期待他会带来什么新的刺激。2008年奥运会,中国人民有太多要去关注的英雄人物,足球的成绩,跟大众的眼球无关,大概更关乎一些人的政绩。如果一定要点评的话,作为一个八卦作者,倒是想点评一下“新主演”的个人形象,说实话,杜伊穿得很土,一个60岁的老人家穿件发亮的西装,总显得不太庄重;他的态度也忒谦和了一些,虽说吃人家的嘴短,但是拼命摆出合作愉快的样子,显得不够大牌;至于他的台词,也有些陈词滥调,一开口就进四强,这是多么远大的理想啊。而他之前的所有主角,都是怀着理想来的,理想破灭后走的。另外,让人感到好奇的是,他是会像阿里·汉一样,收钱接受采访呢,还是像米卢一样,只说给他想说的人听?

  文章的最后,让我们把话题回到大片上,冯小刚说:“其实葛优和我都想做一个突围,我们现在突围,尚能保住一半人不笑。再过两年你看,就彻底成魔咒了。”

  中国足球也在做又一次突围,不知道在那个轮回的剧本里面,能不能摆脱积重难返的魔咒。

责编:王少阳

1/1页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