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沛然
70后的秋风钝秀才,生长在内蒙古,求学于沪上,北人南相。热爱生活,相信地球是平的,人心是相通的。

奥运金牌面面观

  中国运动员在世界赛场上的优异表现,是中国为世界奥林匹克事业做出贡献的坚实基础。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中国健儿在奥运会上争金夺银,中国在申办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竞争中的话语权无疑将大打折扣。

  从许海峰洛杉矶百步穿杨射落中国人的第一块奥运金牌开始,每四年国人的神经都会被奥运金牌所撩拨,或悲或喜。以前国人聚焦金牌榜,对奥运冠军视若民族英雄一般地众星捧月,若某位“国手”大赛失利,千夫所指寻常事。爱之深,责之切,可谓冰火两重天。如今,国人不仅对夺得亚军和季军的运动员报以掌声和鲜花,更能以同胞的胸怀大度地包容和宽容运动员在赛场上的失误与失利,这才让运动健儿可以“耿直”地表达“已尽洪荒之力”。“享受比赛”成为更多运动员的真实心理,笑对输赢成为众多国人欣赏比赛的正常心态,微笑中,体现出中国迈向体育强国的自信。

  起始于运动员少年阶段的阶梯式专业训练,被狭隘地理解为“举国体制”。其实,如果中国体育是举国体制的话,那么全民健身也应该被纳入。任何体育运动,没有一定的参与人口数量,怎么可能遴选出优秀的运动员。以欧洲传统足球强国德国为例,早在2011年底,德国就拥有630万注册球员,平均每13个人中就有一位注册球员,足球的普及程度非常之高。不算德国7个级别联赛涉及俱乐部和各城市名下的足球学校,德国足协旗下的足球训练基地近400个,每个小城市、甚至小镇都有直属足协的足校。如果把奥运金牌比作沁国人心脾的清泉,那么全民健身就是真正的“源头活水”。每一位参加体育训练的孩子都有自己的奥运金牌梦,但是只有极少数能够成为职业运动员,成为世界冠军的更是凤毛麟角。国人在包容运动健儿没有拿到金牌的同时,其实可以更多地将目光投向在全民健身基础上的青少年训练。国家青训体系与学校展开合作,既进行正常的学校教育,又保证青训的顺利开展,从而保障了不能成为职业球员的孩子以后的个人发展。

  中国参加的几届奥运会,不乏运动健儿因裁判和比赛规则而泪洒赛场的事情。中国体操名宿刘璇在社交媒体上质疑中国体操队姑娘们在里约奥运会团体项目上遭到不公平对待。其实,乒乓球,才是中国被国际乒联“黑”得最惨的项目,而且黑的手法更加隐蔽。

  乒乓球是中国国球,在世界各项大赛上,中国乒乓球队都展现出了难以撼动的霸主地位。事实是,过去两届奥运会,中国乒乓球队包揽了所有金牌。2009年12月19日,国际乒联执委会和奥林匹克委员会的联席会议在哥伦比亚通过一项新决议:2012年伦敦奥运会乒乓球单打比赛名额由3人减为2人。中国乒乓球队无论如何也无法复制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女单打包揽金银铜三枚奖牌的辉煌。无论国际乒联主席莎拉拉的动机如何,对于中国运动员而言,这意味着为奥运资格而战的竞争更加残酷,不知道有多少中国优秀运动员因此抱憾终生,也不知道世界乒乓球迷少了多少经典的天王山之战。中国乒乓球队曾因“让球”被人诟病为背离体育精神,难道这样修订规则就是弘扬体育精神,就是推动乒乓运动的发展?让人无奈而不解的是,拥有世界顶尖高手的中国乒协面对不利于自身的规则调整时,几乎无一例外地“忍气吞声”,“遗憾地接受”。试问一句,欧美垄断金牌长达百年的网球,何尝因中国网球运动水平落后而主动修改规则?西谚,“上帝的归于上帝,凯撒的归于凯撒”。目前中国已经在世界树立了体育强国的地位,还应该努力在国际发声,提高我们在体育界的影响力。

责编:李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