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沛然
70后的秋风钝秀才,生长在内蒙古,求学于沪上,北人南相。热爱生活,相信地球是平的,人心是相通的。

小国的工匠情怀——比利时修道院啤酒

  比利时,人口不足1500万,国土不过3.05万平方公里,与英国隔海相望,国土被荷兰、法国和德国环绕。无论哪个方向,在比利时乘火车都是一小时出国。国土面积小,却有佛莱芒(荷兰语)、瓦隆(法语)和德语三个语言区,首都布鲁塞尔大区是法语与荷兰语双语区。虽然佛莱芒人和瓦隆人总是吵吵闹闹,甚至会闹到各自扬言“分家另过”,但是吵架归吵架,仍然携手前行。分而不离,多元而精致,这就是比利时。

  国内好杯中物的好友曾对我说,酒如其人,酒品见人品。确有几分道理。法兰西的优雅如酌红酒,德意志的豪情如畅饮啤酒,而“战斗民族”的狂野只能由沃特加来演绎。虽非高阳酒徒,然久居欧洲小国比利时,不免钟情于这一“蕞尔小国”的啤酒。曾经有一位比利时好友颇带自豪地说,“啤酒,在德国喝的是数量,在比利时才能喝到品质”。在我看来,这话一点儿都不夸张,甚至是比利时人特有的幽默和“谦虚”。啤酒在比利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年代(比利时1830年才正式独立建国)。

  漫步布鲁塞尔市中心的大广场(LaGrand-Place),无论是当地居民还是来自世界各地的观光客,人手一杯啤酒似乎约定俗成。从淡色拉格(Lager)到兰比克(Lambic)、弗拉芒红啤(Flemishred),啤酒在比利时可谓是应有尽有。比利时啤酒口感厚重,喝过比利时的啤酒再去喝美国或其他牌子的啤酒,简直像在喝水。除了常见的3.5%或5%的啤酒外,在比利时你会发现7%或8%的,甚至10%、11%也不少见。在比利时,大大小小的酒吧或咖啡馆,啤酒是最普遍的饮料,不同品牌的啤酒都有与之相配的酒杯。各色各样的酒瓶与酒杯,点缀了啤酒的多元色彩,可谓是“好马金鞍”。

  修道院啤酒(MonaticBeer),是比利时啤酒中最具文化底蕴的重要流派。修道院啤酒起源于5世纪的比利时。当时的天主教修道士们偶然发现,喝了大麦被雨淋湿之后产生的“大麦汁”会产生“距离上帝更近”的感觉。随后教皇和法国国王都认可了修道院酿制啤酒作为修道士们平时的饮料和修行方式。公元1644年,苦修派的法国LaTrappe修道院放宽了修道士的修行戒律,允许在斋戒日以喝富含高营养成分的啤酒充饥,但是啤酒必须由修道士自行手工酿造,因为修道士必须以自身的劳动换取赖以生存的食物。比利时处于阿尔卑斯山余脉地区,雪水经过岩层重重过滤而形成的地下水成为酿制啤酒的绝佳水源。修道院啤酒采用上层发酵法,高酒精浓度,经过2到3次瓶内发酵,全程手工制作,酒精浓度通常为7%到11%。

  在接下来的七百年间,在修道院的监管下,传统的啤酒酿造工艺逐渐形成。啤酒的销售则是出现在19世纪,因为现在酿造啤酒的修道院在18世纪末主要由逃离法国大革命的僧侣占据,第一家修道院啤酒厂Westmalle在1836年12月10日才投入运营,而首次有记录的啤酒销售出现在1861年6月1日。所以,虽然啤酒的酿制工艺形成已近千年,比利时啤酒广泛销售也不过近200年的历史。

  “酿酒是为了生存,但生存不仅仅为了酿酒”,这是修道士们恪守至今的原则。1997年,比利时、荷兰和德国的八家特拉普会修道院为了避免"Trappist"的名称被滥用,成立了国际特拉普斯特联盟(ITA),并制订了ITA标志,并将此标志给予生产过程合乎联盟生产规范的产品。至此,修道院啤酒,不再是一种产品的称谓,而是行业标准,更是产品文化。修道院啤酒分为修道士亲身参与酿制的TrappistBeer,授权非修道院酒厂制作的AbbeyBeer。联盟规定,产品必须在修道院的围墙内、或是修道院附近制造;生产方式与规范由修道院方制订;售出所得须用来做修道士生活费、修道院开支,剩余的钱须捐助慈善机构与帮助有需要的人;经营方式必须符合修道院生活。世俗世界中坚守传统,除了业者的初心,更有法律与制度的保护。

  目前,比利时的Trappist酿酒厂只有5间:Orval、Chimay、Westmalle、Rochefort与Westeteren。相比之下,Westvleteren堪称“低调的奢华”,甚至被人戏称为“啤酒中的战斗机”。恪守苦修的修道士们酿造的啤酒数量完全取决于收支平衡。如果够吃够用,他们会毫不犹疑地停产。热爱Westvleteren的老饕都是提前打电话预约,至于能否预订到以及何时取货,只能看人品。取货的时候,如果修道士们看到你的车牌和电话预订中的不一致,对不起,你一样取不到。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这是贯通中西,纵览古今,不变的精品追求,也是时下流行的“工匠精神”。规范而明确的行业规则,是世人对工匠的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