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某 提问

网友程全问

在我们老百姓看来,常委“下团组”是每年全国两会的重头戏。那么,常委“下团组”有哪些讲究呢?

小编答

历年全国两会期间,常委“下团组”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那么,到底什么是“下团组”呢?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参加人大代表团审议、政协界别联组会,简称“下团组”。常委们在团组的讲话往往会透露出当年中央的发展思路,与代表们的互动也会成为观察地方发展方向的“窗口”。

七位常委都是全国人大代表,其所在的代表团,大多与其出生地和任职履历有关。此后的会期,七位常委分别参加其他代表团审议,每年下的团组一般不重合。

从2013年、2014年和2015年三次全国两会来看,每名常委一般情况下会参加6至8个团组或界别的审议或讨论。

那么,“下团组”的地点一般都选在哪里呢?除全体会议或媒体开放日外,人代会各代表团往往在驻地举行团组会议,但常委“下团组”的地点一般都在人民大会堂。大会堂内有以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命名的会议厅,比如北京厅、上海厅、香港厅……这里是常委“下团组”的会场。

据公开报道梳理,常委“下团组”的流程大致是常委们向代表们简单问候,然后听取代表的发言,最后常委讲话。根据个人风格不同,有的常委在代表发言时会进行互动,有的则是听完全部发言后作出“点评”。考虑到常委们参与审议的时间一般是两小时左右,各代表团会安排8至10位发言者。发言者通常来自不同领域,既有省市一把手,也有基层代表。

往届两会上,曾有代表给常委送上家乡特产,比如有常委收到过一篮子马铃薯和老乡缝制的鞋垫。审议开始前,一般安排代表们与中央领导合影。

在中央八项规定的影响下,最近四年的常委“下团组”,与以往有些不同。常委下团前,代表团团长一般会向代表们介绍与中央领导同志一起审议报告的须知。比如,审议时不要请求与中央领导同志合影或索要签名,不要向中央领导递送与会议无关的物品,比如地方特色产品,少数民族代表可不穿民族服饰。

本文参考:
      常委下团组透露出啥?新京报 2015年3月14日
      盘点常委“下团”新论。人民网 2015年0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