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央视网 > 新闻社区 > 中国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一位达观老人的航空报国梦

——记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

CCTV.com  2009年06月30日 10:19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央视网  

    “发动机问题解决不好,就是飞机得了‘心脏病’”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周总理把就航空发动机出现的技术质重问题喻为飞机得了“心脏病”。的确,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是体现飞机性能和更新换代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是一个国家科技工业水平和国民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世界上能够独立研制飞机的国家不少,但是能够独立研制航空发动机只有美、俄、英、法四个国家。

1937年,毕业于江苏省立扬州中学。(资料图)

    聂荣臻:“你将来是大有作为的”

    吴大观的中学时代是在扬州度过的。在扬州中学这所百年名校里,美国飞行员林白驾机赴中国救灾的故事给了他很大的震撼。吴老在自传里这样写道:“从那时起,我就有了‘飞机’这样一个概念。”中学毕业后,吴大观进入长沙临时大学机械系学习。由于战乱,学校从长沙搬到昆明。当年在西南联合大学学习的情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日机空袭使昆明没有安息之日,他和同学为了躲避轰炸跑到郊外看书学习。“当时我们中国人真是太受欺负了。”一种被刺痛了的强烈民族自尊心激发了吴大观的爱国热情,这种爱国热情又逐渐转化为对“航空救国”的思想探索,并影响他一生。

    几经努力,吴大观从西南联大机械系转读航空系,并于1942年8月被分配到国民党设在贵州大定的航空发动机制造厂任设计科技术员,在“乌鸦洞”(厂址)里开始了他设计研制航空发动机的生涯。

    1944年,吴大观赴美莱康明航空分发动机厂学习。在那里。吴大观用半年的时间基本掌握了活塞式发动机设计的全过程。后来,他又进入普•惠航空发动机公司学习航空齿轮制造技术,并第一次见到了喷气式发动机的生产。1947年,他谢绝了同学、朋友请他留在美国继续深造的好意,踏上了回国的路程。“美国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是国内没有办法比的,但我当时根本没有留在那里的念头,既然学了一套技术还是要回来搞祖国的航空工业,报效国家。”

    而后,身为北大讲师的他在目睹了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后,又辞去了当时这一收入颇丰的职务。1948年11月,在地下党的帮助下,已被国民党列入黑名单的吴大观化装成东北逃荒要饭过来的照相馆小老板,带着爱人和不满周岁的孩子及弟弟巧妙通过敌人封锁线,投奔解放区。不久,聂荣臻元帅亲自接见了他,请吴全家爱吃涮羊肉。席间,吴大观告诉聂元帅:“我唯一的希望就是投奔共产党、投靠解放区,希望将来造飞机、造发动机。”听了这番话,聂荣臻元帅大声对吴说:“吴先生,很好啊!没问题,你将来大有作为。”

    从此,吴大观真正踏上了航空报国之路,与航空发动机结下了毕生情缘。1949年11月19日,在重工业部航空筹备组任组长的吴大观由沈时全、孟少农介绍,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而对于共产主义的信念,他坚持了一生。

2/5 < 1 2 3 4 5 >

相关热词搜索:   吴大观  红空发动机  航空工业  飞机  发动机  科技工作者  共产党员  知识分子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称: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