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疯狂的石头》让香港影人重打精神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6月18日 14:49 来源:CCTV.com

     
    [内容速览]曾几何时,东方好莱坞香港,近乎由盛转衰; 越过香江,热火朝天的大陆,风景这边看好。让我们沿着十年记忆的墙基,看两地影视业界怎样血脉相通?
进入[直通香港]>>

    CCTV.com消息(直通香港6月18日播出):点击看视频〉〉〉

北京华星影院

    从1982年《少林寺》的首创合拍到2006年《疯狂的石头》票房神话,到2006年第一次全球同步公映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再到我们期待中的《赤壁》,两地的携手之路从无到有从有到广可谓历经坎坷并漫长而遥远。要达到双赢,甚至要在世界影视颠峰上飘扬起中国的五星红旗和紫金花红旗,两地影视人还需付出超凡的代价克服超常的困难,甚至还要时刻准备着迎接更加低迷时代的不期而至。

    2006年盛夏,北京华星影院的售票处,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奇怪现象:一位衣着普通的年轻小伙子花费千元,买下了当晚一整场的电影票,售票员想可能是他结婚包场吧,没想到,这个小伙子竟然将票一一送给了影院门前的陌生人。那些陌生人看看手里的票又看着那个小伙子,他们的眼神充满了疑惑:这是怎么回事?天上掉馅饼啦?

    详细内容:

曾几何时,东方好莱坞香港,近乎由盛转衰

    正在一个个放映厅观看上座率的华星影院总经理陆遥,得知这一消息后赶到了售票处。当陆遥赶来,那个小伙子已不见踪影。虽然陆遥没见着那个小伙子,但是他向售票处打听了一下,得知那个小伙子包场的是已经播映了两周的一部叫《疯狂的石头》的影片。

    路遥: “疯狂的石头”是去年6月27号在我们这里正式上映的。这是小成本制作300万的一个小片我们后来称它三无产品,这个片子的现场气氛非常好,很多的笑点。

    至今路遥回忆起当初那个小伙子的行为,还依然觉得非常奇特。一是,从未听说过有看上去并不富裕的哪一个人,自己掏腰包请陌生人看电影,二是,那部从未大肆宣传过的电影,居然会让华星影院出现票房神话。

影片《黄飞鸿》系列

    这部低成本高回报的影片,以内地的诙谐方言为特色表现手法,向观众讲述了一个极其复杂的偷盗故事。该片由中影集团、华纳影业、中华横店以及香港艺人刘德华四家联合投资。因为作为香港艺人的刘德华是这部影片的最大投资商,又因为他曾投资香港本土电影收益微薄甚至陪本儿,所以,《疯狂的石头》为刘德华带来意外收益的事实,极大地冲击着香港影人。对于这一点,专门从事香港电影研究和教学的张希深有感触。

    张希:内地的票房很振奋人心,所以香港电影人他忽然发现说,原来我们合拍片能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的益处,

    《疯狂的石头》让有些屡败屡战却屡战屡败的香港影人又打起了精神。那么,2006年之前的香港影业经历了一个怎样挣扎的艰辛历程呢?

    主持:有一部电影,许多人都应该记得,那就是上世纪80年代香港与内地的第一部合拍影片《少林寺》,这部影片成功敲开内地的影视大门。

    而谁都不曾想到,这一鼎盛局势会遭遇空前致命的冲击,无论香港本土产品还是两地合拍产品,都开始急速转衰。

    陆遥:它年产量从300部到了50部了,以后也别办什么金像奖,就跟台湾一样没落了。

    张希:我觉得对香港来说,它首先产生了文化和心理上的恐慌,因为它觉得回归对于它来说虽然我们提出了一国两制,但是香港人对于港人治港目的性不是很明确,尤其他觉得在文化上你可能会限制我。

    主持:由此,港产片大量减产,票房连续下挫,同时,韩国等地外埠片商对港片采取抵制及压价措施,卖埠价钱直线降低。美国片逐步抬头,加之盗版猖獗,香港电影业更是雪上加霜。那么,除此之外,会不会还有别的原因促使香港电影走向衰落呢?

    张希:香港电影这种粗制滥造的这种局面。有一个香港非常著名的影评人,他早早就警告过香港电影制造业,他说,你们这种不顾一切只要速度不要质量这种方式,它总有一天会给你带来恶果的。

    因急于求成而粗制滥造的上市影片很快让观众腻味。一时间他们无力独自打造精品也无法直根于本土,却又不能眼看着曾排名世界电影第三的香港影业从此沉入冰河,于是,他们只得强打精神开始茫然寻求合作。

    陆遥:他们把主流市场放在海外,到内地合拍电影往往是取内地秀美的景色,这是最主要的目的,内地的演员也用的非常少。

    而与海外合作不久,香港影业因完全迎合海外而丧失了内地、丧失了香港本土那些宝贵的固定观众。他们为海外量身定做的影片在本地和内地发行,又因与本地和内地观众的口味不符而票房冷清。其结果是三方失宠而陷入再度低迷。这种低迷被各大媒体称之为猝死。更令人绝望的是,曾被迫由电影改拍电视剧的香港导演们,在拍了几部电视剧之后,又不得不停机歇业,因为此时的香港电视剧也已惨状叠起。这样,就出现了令那些曾蜚声国际影坛的香港大牌导演和演员们自己都不曾预料的现象。

    陆遥:因为没有戏拍电视剧也不行了,转行很厉害,有些个导演有些个演员,就搭上了一些内地制片公司和导演的线,能够在他们的电影里尤其是冯小刚、张艺谋这些个电影里做一些配角演员。我们宁愿去请香港演员到摄制组来做我们的主打演员,我问他为什么,他说片酬还低,低过我们内地演员。

    于是,一批香港影人只得远赴好莱坞。而他们进军好莱坞最大的希望就是,尽快掌握好莱坞电影工业的成功模式。其结果是,好莱坞却利用香港影人改造了自己电影的打斗模式并大获成功,而当香港影人醒悟美国的电影模式并不适合香港本土又打道回港后,香港影人已满心疲惫满心悲怆。香港的电影和电视剧这两大姊妹艺术,已由阵痛走到了生死极地。香港影视,谁人拯救!?

    久经动荡的香港影人从好莱坞返回香港后,大部分人没有再盲目出走,而是留守本土闭门思过。并在向外发出求救呐喊的同时也开始自救。

    陆遥:香港电影人为了挽救自己的命运,香港有九个行业团体、导演协会、演员工会共九个成立了电影总汇,推选了吴思远先生为会长,他们不断去香港特区政府,要求政府重视电影文化。

    面对影视业界的处境和要求,香港特区政府做了大量拯救性工作,政府的关怀让香港影人稍有振作。在历经短暂的闭门思过与多方沟通之后,他们发现并承认自己犯下了一个最不该犯的大错那就是:曾多次与内地合作却始终没有好好开发和利用内地市场,其实内地才是他们能真正淘到金子的最大地盘。而意识到这一点,竟消耗了这么多年的时间和心血。

    陆遥:过去他们把主流市场放在海外,到内地合拍电影往往是取内地秀美的景色。海外的票房基本没有台湾的主市场,在新马泰的主市场也已经没有了,香港电影自己的本土电影也消亡的很厉害。从合拍到现在起码有一二十年的历史,作为他们来说也是对主流市场认识一个过程,

    经过了由盛转衰的彻骨洗礼之后他们发现:就在香港电影日渐衰落的过程中,内地影片的票房却保持着稳中有升的势头,张艺谋、陈凯歌,姜文、巩俐、张纪中等一大批堪称杰出的内地影人风起云涌,他们从不粗制滥造并每出一部影片都会取得较好的票房和口碑。他们感到了内地人的严谨与魅力,他们想,如果能与内地那些实力派影人诚挚合作,一定能打造出两地票房都不错并能冲击世界影视颠峰的经典之作,那么。为什么不与一母同胞的内地人进行真正的全面而持久的合作呢?

    而就在他们北望神州并准备以浩荡之势向北方奔去的时候,一个让他们更为欣喜的消息从北方传来。

    陆遥: 2004年有一个CEPA协议的推出,就对振兴香港电影起了一个很大的作用,那里面就规定了香港电影就不作为这个海外进口片,也作为国产片可以在内地上映,也作为内地国产片的指标统计它的票房指数了,所以每年我们所看到的广电总局公布的票房里面,把港产片列入是国产片行列,那么这样的话就对香港电影从业人员多了一个市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张希:我们非常需要香港电影的互动和参与。

    陆遥:所以香港电影把主市场转入了内地这是一个变化。

    把主流市场转向内地,正如香港导演王家卫所言“香港电影的第二春已经来临”。而让人惊叹的是,与此同时,香港电视剧也已柳暗花明。于是,香港的电影与电视剧又双双正装步入他们曾多次光顾而又多次放弃的内地神州。

    陆遥:过去香港电影人对内地的文化知之甚少,我觉得这几年他们也会拍得有滋有味,随着内地对香港的进一步放宽我们的政策,更多的香港电影人和资金进入大陆,我们内地电影也走出去,这方面的融合会越来越紧密。

    CEPA以及内地同行的拥抱,将香港影视从颓丧中拯救了出来。然而,当香港影人谨慎地在内地播种等待秋收之际,一个个意想不到的新老难题又接踵而至。再度牵手内地又再度惶惑不安的香港影人,究竟该如何是好?

    主持:CEPA实施以后,两地进入了空前规模的合作时期。其合作方式千姿百态。内地呈现出了许多从未有过的令香港敬佩的创作景象,香港也呈现出了一些令内地惊叹的摄制法宝。

    陆遥:香港电影到内地来寻求的就是内地优秀的武术人才,这也是香港电影和内地电影携手之道开始的过程。

    张希:香港电影人知道,我们依然要走第一大片,第二动作,就是类型化商业化模式化这些方面,他要在这些方面下工夫。

    陆遥:他们可以天马行空的这种编剧方式以及这种高科技的特效,尤其是这几年像张艺谋的这几个大片,我们动画的电脑科技做的都非常优秀,这是我们向香港电影人学习的,那么香港电影人反过来,他们利用我们内地的广阔的文化历史,深厚的背景,也有很多的题材可以挖掘出来。

    优势互补,让两地影人不再计较谁轻谁重谁多谁少,而是出现了空前平等与和谐的人文景象。

    陆遥:过去内地办电影的百花奖金鸡奖,很少有香港的电影来参与,香港电影每年一度的电影金像奖,我们内地也很少有人去,现在完全打破了这方面的隔阂,

    这样的局面不仅让人感受到了同宗同祖血脉相连的骨肉亲情,还让两地的电影合作呈现出了令人欣慰的成果。2004年,香港与内地合拍的电影一共32部,大约是当年电影产量的一半。但2005年到2007年,虽有《韩城攻略》《七剑》《神话》《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大片叫座,甚至出现了《疯狂的石头》的票房神话,但整体局势却不太景气。按说如此精诚谨慎地合作不该有如此情形,可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张希:内地票房非常好但在香港票房相对比较弱,因为它整个电影整个层面的针对性是针对内地观众。冯小刚的很多片子在香港上映都看不懂,就是两地文化的问题。

    主持:原来是影片的定位问题。虽然是同宗同祖,但毕竟香港回归的时间还短,150年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等都已颇有差异,要达到绝相融还真是一个难题。而不能相融就一定会产生票房差异,而这票房差异实际上就是导致将来低迷时代到来的具体隐患。那么如何缩小差异呢?

    陆遥:其实这也是双方共同要考虑的一个问题,不可两全的。一个影片想内地和香港两边市场都出票房都讨好了,实际这种成功的几率是微乎其微,那么从这儿以后大家就要反思了,你到底主打的是香港市场还是内地市场。

    张希:内地和香港都有一个很好的票房效果,那我们只有在三方面不同的努力。一方面我们要保持这个内地电影的特色;一方面我们还是希望在这种状态下香港电影要坚持本土创作;那么另外一个方面,我们在关注大片商业片这个同时,我们不要忘记对中小投资规模这个投资电影关注,比如向《疯狂石头》这类电影。这三个途径是一个良好的出路吧。

    其实,除了张希提到的这三点,还有许多难以面对却又必须面对的问题或难题会不停地出现在两地合作的工作中。2007年最引人关注和期待的是,由香港导演吴宇森执导、众多内地和国际巨星加盟的合拍片《赤壁》。

    张希:它是一部内地注入演员,内地方面真正大合作的合拍片,《赤壁》的出现,可能会给未来合作的方向或者说局面打开新的思路。

    陆遥:奥斯卡的最佳影片起码有百分之八九十以上都是口碑艺术最完美的结合,我们中国电影人也力求寻找这么一个最佳的平衡点,只是做不到这么尽善尽美,但是和香港的电影工作者携手,一定会缩短路径。

    张希:如果两方能够共同培养扶持一批香港导演,再加一批内地导演,我相信未来的携手之路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陆遥:从香港回归到现在整整十年了,中国电影人为之奋斗想做大做强付出了不懈地努力,不管怎么样我们在嘎纳电影节、在奥斯卡电影节上中国登上了领奖台,他们都属于中国。

    主持:从1982年《少林寺》的首创合拍到2006年《疯狂的石头》票房神话,到2006年第一次全球同步公映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再到我们期待中的《赤壁》,两地的携手之路从无到有从有到广可谓历经坎坷并漫长而遥远。要达到双赢,甚至要在世界影视颠峰上飘扬起中国的五星红旗和紫金花红旗,两地影视人还需付出超凡的代价克服超常的困难,甚至还要时刻准备着迎接更加低迷时代的不期而至。

    好,感谢收看今天的节目,观众朋友,再见!

更多详细内容:

[直通香港]香港高校内地求人才
[直通香港]陈冯富珍 入主世卫
[直通香港]香港:迪斯尼来了
[直通香港]香港:防控禽流感
[直通香港]奥运金牌耀香江

责编:严晋

1/1页
相关视频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