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唐山7月28日电(记者张洪河)人在地震时,有没有可能通过采取紧急避险行为获得生存?有关专家的研究表明:避险得当可大大减少伤亡。人们在震前对地震是否有知识、心理、行动的准备,对于震时的受损程度有较为明显影响,在震后如何对待已降临的灾害,采取什么样的行动,也会对灾害程度产生重要影响。
地震社会学家王子平教授30年致力于地震社会学研究。他与另外几名国内专家在进行广泛社会调查的基础上,研究出一系列地震社会学成果。专家调查表明,人们对地震的戒备程度,明显受到是否知道地震消息的制约,如震前曾听到过地震消息的人中,约有一半以上的人采取了一定的防震措施,其中加固房屋或采取其他防护措施的占33.1%,储备食物、饮用水的占11.6%,转移财物或老弱病人的约占12.9%,这对于减轻地震灾害无疑起到积极的作用。
震前一些人因具有一定地震知识而观察到一些前兆现象,因而加强了防范。以上表明,公众是否具备对于地震的知识、心理、行动准备是十分重要的,但令人遗憾的是,人们对于地震灾害的知识、心理与行动准备都十分不够,这也是一种潜在致灾因素。
专家研究表明,地震灾害的大小和程度固然取决于地震的大小及地震受体的易损性程度,但震时人们能否选择正确的避险行为,对于减轻地震灾害,特别是减轻对人的伤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关于震后倒塌物中生存空间的存在已被多次地震所证实,地震后唐山市区被埋压在室内的约有63万人,其中约有20万-30万人是自行脱险的,约占被埋压人员的30%-40%,这充分表明,即使在房屋倒塌之后,只要避险得当,利用室内生存空间还是可以大大减少伤亡的。另据调查,约有70%的人是跑出室外或室内避险获得生存的,而有的采取了不当的避险方式,只有1.5%的人是跳楼、跳窗获生的,这表明,跳楼、跳窗不是有效的避险方式。
震后采取怎样的行动,同样对灾害程度产生重要影响。专家调查表明,震后灾区一些人因极度悲哀、恐惧,或造成精神失常,或产生自杀念头,或欲离家出走,这无疑使受灾人们蒙受更大痛苦,也为救灾工作造成新困难。也有一些人因缺乏自救互救知识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如被埋压者因急于求生而大声呼喊,过多、过早地耗尽体力而身亡;救灾者急于求成或方法不当,使被救者蒙受新的伤害;长期在黑暗、饥饿下的被埋人员被救出后,因未得到正确护理而加重伤痛等等。
相关新闻:
中国将收集唐山地震遇难者系统资料
新旧唐山:数字对比中的变化
唐山地震纪念墙收费引发争议
每次灾难都是学习机会――唐山在30年后的沉思
[视频]今天早知道:唐山抗震30周年纪念大会举行
回顾30年历史 纪录片《唐山大地震》定点放映
[视频]7?28――唐山人的记忆
唐山今日举行地震30周年纪念大会 幸存者将献花
责编:霍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