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委书记张和撰文:建设繁荣美好的新唐山 |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7月26日 11:40 来源:求是
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了举世罕见的强烈地震,顷刻之间24万同胞遇难,百年工业重镇毁于一旦,人民生命财产蒙受重大损失。面对突如其来的灭顶之灾,英雄的唐山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全国军民的大力支援下,弘扬“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自强不息,顽强拼搏,锐意进取,谱写出举世瞩目的辉煌篇章。震后第一个十年,全市人民在一片废墟上重建了家园;震后第二个十年,积极实施国民经济振兴计划,“七五”时期赶上了全国经济的发展步伐,“八五”时期跨入经济发展较快城市行列;震后第三个十年,唐山市积极推进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027亿元,与震前的1975年相比,增长25.5倍,年均增长13.6%;全部财政收入达到226亿元,与1975年相比增长54.9倍,年均增长23.9%。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人民群众从中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从内心深处感谢党的关怀,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建设繁荣美好的现代化新唐山充满信心。
一、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新唐山
唐山是一个具有百多年历史的工业城市,长期以来,一直承担着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的职能,产业层次低、环境压力大、资源依赖性强、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小、经济外向度差等历史沿袭下来的特征非常明显,产业结构偏重和增长方式粗放等难题严重制约着唐山经济可持续发展。近十年来,我们在狠抓发展不放松的同时,一直在探索和实践适合自己特点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有效地缓解和摆脱了传统发展模式的困扰,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逐步转变。
坚持不懈地对优势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再造经济持续增长新优势。唐山的钢铁等传统产业,产业链条短、组织化程度低、技术含量少,市场竞争力差,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强。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连续十年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每年一次开展新项目观摩活动,使上上下下形成“以项目促发展,以发展论英雄”的共识。同时,大力实施资产重组、运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项目建设推动结构优化升级等系列措施,使传统产业的主导产品初步实现从单一型向多元化、从初加工向精深加工、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的转变,实现了高新技术和传统产业的有机结合,增强了传统产业的素质和持续健康发展的实力。循着“上大挤小、增高减低、扶优汰劣”的思路,不断加大钢铁产业整合调整的力度,积极淘汰技术含量低、市场饱和的钢铁生产能力,推进不同所有制钢铁企业联合发展,全市的钢铁冶炼企业减少到30家,力争到今年底减至20家。产品结构也由原来单一的线材发展到十多个品种,板带比达到57%,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2005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1075.7亿元,比1975年增长了35.4倍。五大传统优势产业增加值、利税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85%左右。
积极推动生产力布局向沿海转移,倾力打造沿海新经济增长带。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趋势,积极发挥濒临渤海的区位优势与港口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1989年8月,京唐港开工建设,1993年7月实现国际通航。2005年货物吞吐量达到3300万吨,跻身我国沿海港口20强。通过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力带动了原有传统优势产业的持续发展。近年来,我们加快了曹妃甸深水港区和工业区的开发建设步伐。2004年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包括曹妃甸港区在内的《渤海湾地区港口建设规划》,曹妃甸开发建设相继被列入河北省“一号工程”、国家首批循环经济示范产业园区、国家“十一五”规划。目前,曹妃甸正在向以大港口、大钢铁、大化工、大电能四大主导产业为核心的现代化新型工业区迈进。初步规划,曹妃甸工业区将建设码头泊位76个,最终形成5亿吨的吞吐能力;建设年产1500万吨的精品钢材基地、460万千瓦的大型火力发电厂和大型化工基地。现在25万吨级矿石码头一期两个泊位已经通航,年设计吞吐能力3000万吨;进口原油、LNG、煤炭等码头和精品钢材基地、电厂等项目今年相继开工建设。随着一大批重点项目在沿海各县和工业区、开发区落户,以曹妃甸为核心的扇型沿海经济隆起带已具雏形。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近年来,唐山把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创建资源节约型城市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把目光对准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区域,在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节矿等方面全面出击,特别是注意抓了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建筑节能、绿色照明等综合工程项目,取得了良好效果。2005年,唐山市重点用能单位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为3.49吨标准煤,城市工业用水循环使用率保持在81%以上,利用尾气、余热、余压发电12.7亿千瓦时,每年创造节约效益超过20亿,资源综合利用指标在全国同等城市居前列,全市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比2000年降低15%以上,向建设循环经济和节约型城市目标迈出了一大步。
二、建设和谐发展的新唐山
经过大地震的灾难,唐山人民对建设和谐社会有着特别深刻的体会和强烈的渴求。一方面,震后全国人民特别是解放军的大力支援,以及街坊邻里的自救互救,在唐山人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使中华民族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得以发扬光大,实现了社会道德和人生价值的升华;另一方面,大地震对城市的毁灭和对生命的无情摧残,也从灵魂深处给唐山人民造成了深重的创伤,深刻认识到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与可贵。多年来,唐山市委、市政府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致力于经济与社会、城与乡、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全面和谐发展。
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全社会的和谐。通过统筹城乡资源配置、产业发展和利益分配,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缩小了城乡差距。2005年城市化水平达到45%,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71.2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82元,较震前的1975年增长了42.2倍,有力地推进了城乡和谐发展。通过采取分类指导、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带动中间的政策措施,不断壮大县域经济。2005年全市县域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分别占到全市的70%和52%,迁安、遵化跨入全国百强县(市)行列,其他六县也全部进入全省20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实施依法治市,维护社会稳定,加速城乡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计划生育、医疗、保险等社会事业的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城市文明和谐的精神大厦。我们坚持把提高人的素质和道德水准作为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一是坚持抓好三个教育,大力提高市民文明素质。首先是理想信念教育。我们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教育人民,引导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是主旋律教育。坚持不懈地对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深入进行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和爱家乡教育;坚持用抗震精神教育人民、激励人民、凝聚力量,不断丰富抗震精神的时代内涵,使之成为促进唐山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再次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广泛深入地开展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活动,在全社会形成讲文明、讲道德的新风尚。二是树立文明新风。利用社区文明市民学校和道德课堂,向市民宣讲《唐山市民文明公约》;从1990年开始,连续16年开展“月评学雷锋十佳事迹”活动以及“志愿者一助一帮孤助残献爱心”等活动,得到了中央文明办的肯定;积极开展打造“诚信唐山”活动和诚信经营示范户评比活动,深入推进“诚信示范街”建设和“唐山诚信网站”建设,带动和引导全社会形成讲诚信光荣的良好风气。三是狠刹社会不良风气。先后发布了《关于加强婚丧活动管理的暂行规定》等法规性文件。组建了市、区两级“文明城市联合执法大队”,对各种不文明行为进行经常性执法检查和集中查禁,培育社会文明新风。
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面对生态环境的严峻挑战,我们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生态恢复和改善之路。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不断强化对各类污染源的深度治理,有效地降低了污染和资源消耗,工业城市逐步向生态家园转变,初步实现了“天蓝、地绿、水清、城美”的目标。1990年唐山市获得了“联合国人居荣誉奖”,成为中国首座获此殊荣的城市。2004年因将采煤塌陷区改造成具有森林风貌和水景风光的大型风景园区,获得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同年,被国家建设部评为“国家级园林城市”。近年来一大批高标准住宅小区拔地而起,大大改善了市民的居住条件,同时也展示了唐山的新风貌。城区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16.82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8.55%,人均公共绿地9.1平方米。城市燃气普及率达到98%;城市集中供热率达到56.6%。旧城改造取得新进展,新城区扩展步伐加快,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城镇绿、美、亮、净、硬化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大力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促进了乡村街巷的改造改观。
三、建设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新唐山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唐山市委、市政府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做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生产生活各项工作,把人民群众满意、高兴、拥护作为自己的工作标准,千方百计把发展成果惠及百姓,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落到实处。
大力发展富民产业。我们始终把就业再就业工作作为一件关系全局的大事来抓,通过发展社区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和公益事业等就业容量大的行业,不断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实现发展经济和扩大就业与增加居民收入的良性互动。通过调整结构、延伸产业链条,发展装备制造和钢铁深加工企业,催生了一大批就业容量大的中小企业;根据唐山的产业结构特点,我们把发展服务业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不断提高商贸流通、邮电通讯、餐饮服务等传统服务业的水平和档次,不断壮大金融、房地产、旅游等现代服务业规模,2005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629.6亿元,比震前的1975年增长42倍,安排就业人员108.36万人,使全市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2005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488元。随着收入的增加,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手机、宽带、汽车等现代消费开始进入普通家庭,人均储蓄达到14300元,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在农村,我们大力发展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教育农村各级干部,牢固树立发展农业产业化,“不求税收求增收”的亲民理念。每年市财政拿出4000多万元大力扶持发展乳业、瘦肉型猪、果菜、板栗、花生、水产品六大龙型经济。2005年农业产业化率达到55%,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5%来自农业产业化。随着收入的增加,农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9.7%,农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29.52平方米。
大力发展惠民的各项社会事业。唐山震后历届领导班子都非常重视解决地震伤残人员的生活保障问题,连续多年都把残疾人工作列入全市的“民心工程”,投入专项经费,解决他们的生活、医疗、住房、就业、教育以及精神文化需求问题。在农村,我们认真落实党的惠农政策,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全部完成了中小学危房改造和135所乡镇卫生院改造、扩建。城乡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全面推开。为保障困难群众就医,我市将第八医院确定为“济困医院”,同时要求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全部设立“济困病房(床)”。其中城镇“低保”居民、农村“五保户”,以及其他需要医疗救助的特殊困难群众,持相关证件,均可享受“济困医院”和病房(床)的“一免三减”优惠:即免收挂号费,减收5%治疗费(不含材料费),减收10%检查费、减收50%住院床位费。几年来,累计投入资金3亿多元对老小区进行设施改造,建成各种社会服务设施项目8252个,“社会星光老年人之家”284个,县区社区老年综合福利服务中心12个。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完善,2005年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达到了每人每月225元,各县(市)城镇低保标准达到了每人每月170元。从今年开始,全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年800元提高到1000元,1.79万五保供养人员全部由市县财政负担,有效地保障了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
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各项权益。近年来,我们一方面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每年都要围绕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实施一批实事工程,另一方面我们积极妥善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坚持依法办事,运用科学、民主的方法,解决好涉及群众利益的征地拆迁、企业改制、职工工资福利待遇等实际问题。切实加强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坚持各级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努力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同时开展“平安唐山”建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了全市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高度重视安全生产问题,努力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作者:中共河北省委常委、唐山市委书记)
相关新闻:
唐山地震三十年:震后三十年 再看新唐山(图)
唐山地震,留下的不仅仅是伤痛
唐山大地震幸存者――30年寻找恩人解放军
唐山地震 留下的不仅仅是伤痛(组图)
责编:霍筠霞